小孩咬指甲 「五把鑰匙」助改善

聯合新聞網 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記者李青霖/新竹報導】

新竹地區一名小學二年級女生,老師發現她學習落後、不專心,家長帶她到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求助,經評估有「注意力缺損症候群」,她還有咬指甲習慣;精神科醫師陳麗卿教導家長運用行為改變策略,慢慢導正她的行為。

陳麗卿表示,許多小孩子有咬指甲、吸手指、捲頭髮或拔頭髮習慣,這些並非都有「缺乏安全感」或「情緒障礙」的問題,對他們來說,這些習慣有鎮定的作用。

她說,有些孩子可能有其他症狀,像容易緊張、擔心、作惡夢、想哭,甚至有不尋常的清喉嚨、眨眼等行為,都需進一步鑑別診斷。

陳麗卿說,家長或老師對有「壞」習慣的孩子,不要一味提醒、嘮叨或訓話,可以根據Dawn Heubner博士發展出來一套行為改變策略:「五把鑰匙」,來改善他們的偏差行為。

她說,在門診曾介紹這套作法給家長,讓家長陪孩子一起練習,「大約三周就能見到明顯效果」;她推薦家長讀Dawn Heubner博士寫的「壞習慣改不掉怎麼辦:幫助孩子克服咬指甲等壞習慣」這本書。

她說,這套作法讓孩子覺得有趣,操作過程像遊戲,家長也會省去叮嚀、施壓的感覺。

頭髮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