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長輩不打招呼 該逼孩子叫人嗎?

聯合新聞網 聯經出版

【文、圖/摘自聯經出版《請問醫生,我的孩子有問題嗎?》,作者劉貞柏】

要不要逼小孩叫人?小孩沒禮貌,大人氣得直罵有用嗎?

伍媽媽招待客人來家裡玩,門鈴一響伍花立刻躲到廁所裡。好不容易出來,躲在媽媽身後怯生生地不敢叫人。客人親切地拿出禮物玩具熊給伍花,她卻躲得更後面了……

孩子打招呼,是逐漸社會化的過程。嬰幼兒時期,視力及認知功能還沒發展好,認不得遠近親疏,親友不分遠近可輪流抱著嬰兒逗弄。

等到嬰孩會認人,就會對陌生人產生排斥。這是自我保護功能,因為熟悉=安全、陌生=危險。隨著孩童成長,在大人要求下,逐漸卸下心防,開始認識更多人。出於本能,依舊對陌生人保持戒心。在這一來一往中,逐漸社會化。見人打招呼,是社會化的最初階段。

為什麼要學習打招呼?

孩子練習跟別人打招呼,主要有以下幾種意義:

★辨認親屬,學習稱謂

孩童剛開始只認識主要照顧者如爸媽,接著認識手足。隨智力發展會認識並記住來訪的親戚們的臉孔。爸媽會多次一一介紹,讓孩子熟悉親戚的稱謂。

★培養生活禮儀

除了「知道」哪些親戚外,進一步會要求禮貌地主動打招呼。來訪家中的親友多是親切和善的,願意主動跟孩子親近。但在禮俗上,晚輩要主動向長輩打招呼問好,被動會被當作無禮。於是光「知道」不夠,還要主動以行為表達,藉此培養禮貌。

★增加安全,適時求助

孩童缺乏自我保護能力,認識更多親友代表著「能獲得更多保障」。父母有時拜託親友幫忙臨時照顧,孩童跟這些「救火隊」熟稔,不但大人放心,孩子內心安全感也增加,較能主動提出需求。曾看過某位媽媽臨時外出半小時,拜託朋友幫忙看小孩,結果孩童跟阿姨不熟,想上廁所卻不敢說,最後尿在褲子上。如果那個小孩能跟媽媽的朋友更熟悉些,就不會因害怕而不敢提出如廁需求。

★練習因應情境壓力

孩子面對不熟悉的大人,易因陌生產生懼怕。即使是在熟悉的家中,仍因害怕而躲回房間。孩子需要慢慢地適應這種情境壓力,學習克服恐懼,練習與陌生友善的大人接觸。若過度保護,孩子缺乏在安全環境(家裡)中練習克服情境壓力,到了外頭挑戰更大,恐更難適應,習慣性退縮,遇到情境壓力就躲起來。在安全的環境中試著利用親友來訪,透過情境壓力練習。

★塑造社會化的溝通模式

孩童的肢體語言比口說語言更豐富,一邊玩一邊學習溝通。國內少子化,一位孩童往往同時面對好幾位大人,爸爸媽媽、叔叔姑姑、爺爺奶奶皆同住一個屋簷下,家裡只有唯一或唯二個小孩。孩童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習如何跟長輩打交道,跟同儕相處只占小部分。同儕由於年齡相仿,程度相似,可在較平等的狀態下互相學習。大人跟小孩相處,大人居於明顯優勢,小孩被迫「加速成長」。舉例來說,小孩必定辯不過大人,爭論到後來必輸,於是退縮或哭鬧。所以更需家長適時引導,讓學習曲線較為順暢。

每個階段的孩童會遇到不同程度的適應障礙。有些孩子運氣好、學得巧,能跟其他人(無論大人或小孩)打成一片,養成開朗個性;少部分孩童並無先天自閉或明顯障礙,只因學習初期遇到困難,不巧家長又無適時協助。初期還以為孩子個性內向,後來才發現原來是溝通能力未能順勢發展,繼發溝通不良,與他人互動性差。

孩子不叫人,先了解原因

以孩子向他人打招呼為例,遇到的困難可能有以下這些情況:

★被父母要求逢人就叫,按稱謂、照順序:爺爺奶奶、叔叔伯伯。

•可能的困難:孩子來不及記得那麼多人,搞不清楚誰是誰;或久未見面,孩子忘了這些人的面孔。

解決之道/若隔日將有親友到訪,預先用相片複習,幫孩童回憶這些人的稱謂,增加熟悉、減少陌生。

•可能的困難:本來願意叫人,突然變得不喜歡打招呼。

解決之道/通常是孩子鬧彆扭,例如上次搗亂被長輩責罵,現在相應不理;上次長輩跟自己玩過頭,孩童心生懼怕、避而遠之。這時刻意勉強恐適得其反。過段時間大部分孩子會化解心結。

•進階困難:孩子不想叫人、怕生不熟、想睡想玩、一次要叫太多人很煩等。

孩子有各種原因會對陌生人不理不睬,家長難免有些尷尬。

解決之道/先解決孩子需求。如果孩子明明很累想睡,硬要勉強,反彈會增加;孩子正聚精會神看電視,不願分神跟長輩打招呼,家長此時可能會火氣上升。但不要忘了,一碼歸一碼。日常的教養律定(看電視與否)要避免在父母準備招呼客人時同時處理,因為這時父母的情境壓力增加,易順勢轉嫁到孩子身上。若是「為了打招呼而不能繼續看電視」,孩子將此連結,日後更加排斥跟人打招呼。

★為表禮貌教養,打招呼除了出聲叫人,眼神接觸、語氣、態度都是溝通的肢體語言。

•可能的困難:打招呼只為了符合父母要求,並沒有真正要跟其他人互動。解決之道 尊重孩子的選擇。如果孩子真的對來訪的親友「興趣缺缺」,硬加勉強效果也不大。若孩子熱絡只因「訪客會送禮物」、「訪客會拿手機讓自己玩遊戲」,偏離互動的本身,這樣也不好。

•可能的困難:孩子可能並非不願意打招呼,只因過於害怕或陌生。解決之道 父母教導孩子「打招呼要看著對方」。在細節上,若孩子懼怕兩眼直視對方的壓迫感,可引導孩童試改看對方鼻子或嘴巴,藉此分散注意力。在訪客的配合下,能利用取綽號等方式降低孩子恐懼。例如某朋友面貌兇惡,常嚇到小孩,後來取了綽號「史瑞克叔叔」,每次跟小朋友打招呼也願蹲下來,避免高大身材造成心理壓迫。透過孩子對卡通電影的熟悉感,降低孩童的恐懼,順利跨過心理障礙,發現這位史瑞克叔叔其實面惡心善,對小朋友很好。大人可以先藉由語言跟肢體動作,展現熱切友善、願意溝通的態度,讓孩子卸下心防。

溝通是多層次、多面向的

打招呼是溝通的第一步,而溝通是多層次、多面向的。人跟人之間要充分溝通,首先雙方調整一致的溝通頻道,才能開始進行對話內容。以AB兩人為例:

A發出溝通訊號↓B接收訊號↓

B解讀訊號後,向A回覆↓

A接收來自於B的訊號,然後再度發出訊號,表示收到B的回覆↓

此時A、B建立好順暢的溝通頻道,接下來就可準備傳遞更複雜的內容。

套用到大人生活中的狀況就是:

在會議中,A偷偷對著B眨眨眼(發出訊號)↓

B見狀,並知道A試圖傳遞某個訊息(接收並解讀)↓

B也眨眼,回做一個表情(回覆訊號)↓

A看到B已經準備好了,於是把眼睛望向某特定人(再度發出訊號)↓

B順著A的目光看過去,發現某主管正在打瞌睡,嘴巴張開。然後B回望A,兩

人相視竊笑。

例子中A、B透過非語言達成高層次互動,這是雙向溝通的基礎模型。孩童正在學習階段,表達較為片段,需要更強的接收力及表達回饋。

注重互動品質,而非責罵強逼

依上述溝通模型,首要建立相同的溝通頻道。有些大人不熟悉跟孩童的雙向溝通,採用單向溝通,易遭拒絕或溝通品質不良。

明明孩子看起來悶悶不樂,卻要求「還不快打招呼!」孩童已經不喜歡某種玩法,大人卻一直嚇他,把這種行為辯解為「我是跟他玩」、「我是訓練他不要怕陌生人」,遭到孩童拒絕後惱羞成怒,轉而指責孩子的父母,用說教的語氣說:「怎麼沒教好,見到人都不打招呼!」「你這樣過度保護,孩子會越來越自閉!」這是利用家庭位階擺出權威姿態,利用社會情境壓迫孩子及孩子父母,沒想到自己應該用貼近孩童的方法互動。

大人可參考以下方式化解孩童心房:

•寵物:家養寵物通常能引起孩子興趣,孩子對大人戒心降低。例如稱呼「貓咪阿姨」「米格魯叔叔」等。

•誇張語調:習慣跟小孩說話的大人,往往用較誇大的語調來表達正向情緒,「偉偉你好棒喔!你怎麼讓這台小車車可以跑這麼快啊!」「山姆你好慷慨!願意拿餅乾請阿姨吃!」

•強調情緒:直接將感受「說出來」,讓孩子覺得被接納。「小瑜今天來阿姨家玩,阿姨很開心!待會有準備很多好吃的東西喔!」「沒想到在半路上會遇到妙妙,真是驚喜!好開心!」

•利用卡通圖案:孩子或自己身上有卡通或動物圖案,可用這些來跟孩子對話。「芊芊你揹的包包好特別,這是誰?(指著卡通圖案)」「你看阿姨身上也有貓咪圖案,有沒有找到?(引發興趣)你看,在這裡!(增加互動)」

•詢問孩子已經知道的答案:依程度詢問孩子有能力回答的問題,例如年紀、有沒有上幼稚園、有上哪些才藝課、有哪些好朋友等。孩子太小就詢問更簡單的,例如「這是誰?(指著媽媽)」「他是誰?(指著卡通圖案)」先讓孩子願意開口,就能繼續交流下去。

•重複的行為有其意義:小孩會在遊戲中表現重複行為。例如玩積木:孩童拿特定某台小汽車,重複從車庫開出來↓繞一圈↓停回去。大人只見重複動作,在孩童腦海中想像是鮮明地再次經歷,他不覺得是重複。好比坐雲霄飛車,雖在同軌道上轉圈,但每次搭雲霄飛車都是一次精彩過癮的經驗。大人覺得無聊,孩子體驗卻非常深刻。重複的玩法有其意義,若有時間就陪著無妨。

.書名:請問醫生,我的孩子有問題嗎?:精神科醫生教你聽懂孩子的內心話 .作者/繪者:劉貞柏 .出版社:聯經出版 .出版日期:2015/7/1

關於《請問醫生,我的孩子有問題嗎?》

「請問醫生,我的小孩只喜歡自己玩,他是不是自閉症?」

「我的小孩坐不住,難到是過動症?」

「我的小孩洗手都洗好久,我怕他有強迫症?」

「我的小孩上學哭不停,是分離焦慮症嗎?」

教養孩子的過程中,總會遇到一大堆問題,

父母憂心忡忡,卻不知道應該向誰尋求答案……

問老師?但常常沒有時間深入討論。

問長輩?大家都說是你太緊張了。

問網友?他們看不見孩子真正的情況。

問專家?專業術語聽得頭昏腦漲。

問醫生?好像又沒有那麼嚴重。

為了這些「用心,只是找不到方法」的父母們,

劉貞柏醫師找出25個最常見的教養問題,提出各種彈性的思考方式。

轉一個彎再試試看,或許就會豁然開朗,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教養 自閉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