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收假症候群 親子同收心
【聯合報/記者孟祥傑/板橋報導】
漫長的暑假即將結束,台北縣立醫院身心科主任段永章指出,每次寒暑假結束前,總有國中小學生出現莫名頭痛、全身無力的「收假症候群」症狀,家長至少應在開學1周前,協助孩子調整作息,並安排一趟短程踏青活動,紓解孩子在開學前的緊張情緒。
段永章說,隨著假期結束不少學生出現焦躁、心情低落、注意力不集中、頭痛、腹痛、全身無力、胃口變差、整天打呵欠,甚至賴床逃避上學,都是適應障礙的典型表現。
段永章表示,這些症狀通常在返校上課的第1天最明顯,但一般上課約2天到3天就會恢復正常,若持續1、2周後仍未改善,甚至嚴重到拒學逃課,家長就應帶孩子到身心科門診就醫。
他說,其實家長也會出現「收假症候群」,擔心孩子開學後每天要提早起床送孩子上學、放學後需不需要上安親班等,以家庭主婦最明顯,甚至還曾有老人家因孫子開學,白天在家沒人陪而出現情緒低落狀況。
段永章建議家長在開學1周前,檢查孩子暑假作業進度,並開始要求孩子減少玩電腦、看電視的時間,提早讓孩子就寢,開學前安排戶外踏青來紓解壓力,有助作息回復正常。
【2009/08/19 聯合報】
推薦文章
-
明明吃很多肉類仍蛋白質不足?10點檢測是否「隱性蛋白質缺乏」
-
愛生氣和日常飲食有關?專家揭可能缺乏一元素 30歲女性最明顯
-
聆聽鳥叫聲可減輕憂鬱和焦慮 研究證實驚人效果:能延續長達8小時
-
曹汶龍/分享照護失智母快樂秘訣 失智症權威:別老問「我是誰」
-
破解「白天醒不來 晚上睡不好 」,關鍵就在腸道大腦真的會溝通 讓你好眠好專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