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無力、不舉…可能是更年期作祟!泌尿科醫師深度解析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報導/黃慧玫 諮詢專家/義大大昌醫院男性健康中心主任 王起杰 副教授、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男性功能中心 邱鴻傑 主任、高雄榮總泌尿科主治醫師 簡邦平 教授

年過40歲,是否感覺憂鬱、無力、沒精神,甚至性慾降低、晨間勃起減少,卻又找不出原因,專家說:可能是男性更年期報到!

造成男性更年期(睪固酮低下症hypogonadism)主要原因,是體內男性荷爾蒙-睪固酮分泌減少導致!一般而言,男性更年期的症狀從40歲到70歲左右都可能出現。根據統計,在這個年紀區間中,約有三分之一的男性,因睪固酮濃度過低而出現更年期症狀,導致身心不適。

義大大昌醫院男性健康中心主任王起杰副教授指出,男性體內睪固酮濃度於15~30歲左右達到高峰,之後開始以每年1至2%的速度緩慢下降;隨著年齡老化和慢性病等因素,分泌睪固酮的能力會逐步減弱,40歲以後,每年以2~3%的速度下降,70歲後,更以每年5%快速下滑。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男性功能中心邱鴻傑主任說,由於睪固酮缺乏不會造成健康上明顯危害,使多數人選擇置之不理。但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睪固酮過低的患者罹患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等代謝症候群機率,較睪固酮濃度正常者高出許多。

因此,若能適度補充睪固酮,可降低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同時改善更年期障礙。然而,鮮少男性會察覺更年期到來而主動就醫,通常是因為性功能障礙、嚴重情緒困擾、代謝症候群、骨質疏鬆等來就診,才發現已進入更年期。

高雄榮總泌尿科主治醫師簡邦平教授表示,當睪固酮濃度下降至低於標準值350ng/dl以下(正常值為350~1000ng/dl),會出現失眠、精神不濟、體能變差、憂鬱、焦慮、記憶力變差、專注力不佳、性慾降低、性功能障礙、體重增加、骨質疏鬆等症狀。

王起杰醫師解釋,男性更年期障礙的症狀通常不明顯,需經過兩階段檢視確認:一是使用「美國聖路易大學老化男人睪固酮低下」(ADAM)問卷初步判斷;二是靠進一步抽血檢驗睪固酮濃度,若低於標準即可確定罹患男性更年期障礙。

簡邦平醫師說,若經診斷為男性更年期障礙,主要治療方式為補充男性荷爾蒙,進而提高血液中睪固酮濃度。目前,補充睪固酮常見的方式有口服藥物、針劑注射(目前有短效和長效兩種)、凝膠劑型(塗抹後經皮吸收)三種。

邱鴻傑醫師進一步說明,其中,口服藥物雖方便,長期使用會有肝功能受損疑慮,須定期追蹤肝指數;注射針劑則容易出現「雲霄飛車效應」,剛注射時濃度高,之後隨時間遞減,難以維持衡定,以短效型最常有此困擾,而長效型則無。

三位醫師異口同聲說,相較其他方式,凝膠劑型副作用較低,而血中睪固酮濃度維持也較為穩定,是目前補充睪固酮最佳做法,只要根據醫囑每天定量塗抹,對於男性更年期症狀之改善有極佳助益。

建議可於晚上洗澡後或早上起床時,塗抹於上臂與肩膀、腹部、大腿內側等,自己與他人較不易碰觸之處。因凝膠效用會藉由接觸而傳遞給他人,務必謹慎使用。

而哪些人適合使用呢?簡邦平醫師指出,睪固酮濃度之提升需要時間,因此,療程時間為3~6個月,治療目標設定於提升睪固酮濃度至400~600ng/dl。療程結束後需回診,若血中濃度已經回穩,而身體也出現正向轉變,如肌肉質量變好、骨質密度增加、精神體力提升、體重明顯變輕、性功能問題迎刃而解等。

若想停藥後,也無須擔心睪固酮濃度會有急速降低之狀況發生,因為睪固酮濃度只要回穩,後續僅會以緩慢速度下降,如果患者能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甚至能維持穩定不再需要用藥。

三位醫師提醒,睪固酮補充療法雖為改善男性更年期障礙提供一道曙光,但仍有其禁忌與注意事項,在接受治療之前,一定要經過專業醫師的評估,並且遵從醫囑用藥,治療之後也應接受規律的追蹤覆查。

而哪些人不適合使用睪固酮補充療法?王起杰醫師表示,PSA指數高於4.0 ng/dl者、攝護腺癌症患者、攝護腺肥大引起下泌尿道症狀、考慮生育的年輕患者,及患有血紅素過高症、嚴重心臟疾病者不可使用;而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血脂過高等,在治療前務必進行必要的評估。

需特別注意的是,睪固酮會刺激紅血球的生成,使得血液變得濃稠,可能提升血栓與中風的風險。因此,療程前中後,都需要監測血液中紅血球的比例(血球容積比)應小於54%。

三位專家強調,老化可以減緩但不會停止,除了用藥,更應以健康飲食、積極運動、減輕壓力、避免三高、減重等良好生活型態輔助,才是渡過男性更年期之低潮,迎向健康人生的根本之道。

 

睪固酮 更年期 性功能障礙 不舉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