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亂象/刷卡、貸款買療程 銀行只借十萬元
【聯合報╱記者孫中英、薛翔之/台北報導】
銀行業者表示,銀行不會為整型或醫美行業另設借款名目,若客戶因醫美療程有資金需求,銀行可透過小額信用貸款;也有銀行或資融公司,透過提供分期付款,和醫美診所合作。
銀行主管解釋,目前市面上銀行和醫美診所的合作模式,有兩種:一種是信用卡刷卡分期償還,另一種是信貸。
例如,消費者資金不夠,可選擇先用刷卡方式支付,再選擇「分期還款」的方式還清,但辦理分期繳款的話,另得支付利息或手續費。
如果資金不足的消費者,沒打算使用信用卡分期付費,客戶則可和美容診所合作的銀行借錢,再分期償還。目前不管是刷卡或借款買醫美療程,銀行都會將單價壓在十萬元上下。
不過,銀行也會根據客戶過去的信用紀錄以及還款能力,決定小額信用貸款的額度和貸款利率,信用良好的客戶,利率有機會爭取到百分之二以下。
銀行說,借錢做微整型的消費者,倒帳率不會太高,因為分攤每月負擔的金額不高,且客層集中在廿歲至四十歲的女性,多半有固定工作,較不擔心成為呆帳。但消費意識抬頭,醫療糾紛頻率增加,是銀行覺得麻煩的地方。
銀行透露,有些消費者會「賴皮」,先前有名女性,借款八萬元進行醫美療程,使用數次後,主張「美容效果不佳」,就不願清償剩餘款項。但銀行已把八萬元,全數付給美容業者。儘管診所沒有倒閉,消費者遲遲沒有還錢,就變成爭議案。
銀行也解釋,購買健身房會員,或醫美療程等遞延性商品,商家若倒閉,分期還款未償還部分,消費者可不用償還,銀行也不可再催討。
推薦文章
-
移除電視和電視櫃「空蕩蕩的客廳最棒」30歲媽分享五項斷捨離事物
-
手指腫脹不是因天氣熱而是「疾病警訊」什麼情況該盡快就醫?
-
2025失智論壇/林欣榮:植物新藥、外泌體新藥延緩神經退化是治療新方向
-
34歲二寶媽「放棄燙直、染白髮」一年省下2萬元還變得更有自信魅力
-
顱顏重建先驅、林口長庚院長陳建宗 領軍節能減碳 省電限水無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