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最好餐後吃 營養師建議加蔬菜、蛋白質平穩血糖
元宵節剛過,家裡的湯圓和元宵可能會繼續吃,但吃太多可是會讓血糖大波動,營養師李立慈表示,可把握「鹹早慢走」的原則,以鹹食優先、早點吃完、細嚼慢嚥,並走動加快消化,且最好接在正餐後食用,讓該餐的蔬菜、蛋白質幫助平穩血糖。
李立慈提醒,糖尿病患者吃湯圓或元宵時,要減少飯量,如果預計吃2顆芝麻湯圓,該餐的飯量就要從一碗減為半碗,本來吃半碗飯的就建議不吃飯,吃的時間點最好在正餐後,比較能讓該餐的蔬菜、蛋白質幫助平穩血糖,否則過了2至3小時才吃,食物都消化掉了,再吃元宵或湯圓,血糖就會升高。
李立慈說,吃湯圓或元宵可把握「鹹早慢走」的原則,吃鹹湯圓優於甜湯圓,通常鹹湯圓或元宵在烹飪過程中,會加入蛋白質與蔬菜類食物,較能達到均衡飲食與平穩血糖的效果。
因為多數人都是白天較忙碌,白天把高熱量、高油脂、高甜的東西吃完,對身體健康較好,如果當天已經決定要吃湯圓或元宵,建議可在午餐後食用,避免等到晚餐後甚至快睡覺才吃,反而會導致血糖飆高、消化不良。
「慢、走」也是重要的原則,李立慈指出,湯圓或元宵的原料為糯米,不好咀嚼或消化,一定要慢慢吃,且萬一沒有煮熟也能立刻發現,吃完有時間就多走動,例如做家事、走路、運動等促進消化,也能幫助穩定血糖。
湯圓或元宵如何保存?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蕭惠文指出,湯圓通常是包裝食品,建議依照外包裝的效期與保存狀態,需冷凍的建議放在-18℃的冷凍庫;元宵多為常溫製作,建議冷藏保存且不超過3天;烹煮食品中心溫度要超過70℃,湯圓、元宵煮熟浮起後再煮1至2分鐘,確保內外完全熟透。
如果昨天來不及吃,今天想要補吃的話,蕭惠文建議,採買時要選擇有食品業者登錄字號的食品業者,且留意現場製作環境乾淨整潔,也要主動詢問店家或仔細閱讀外包裝標示的成分及過敏原資訊,並確認保存期限及保存條件。
推薦文章
-
元宵「熱量炸彈」!吃完「做1事」有助穩血糖
-
糯米不易消化怕胃疼?營養師教你緩解5妙方,5族群要慎吃
-
元宵湯圓熱量幾顆等於1碗飯?營養師提供熱量表秒懂各種湯圓熱量差異
-
冬至吃湯圓 譚敦慈建議先吃一碗「這個」助消化!吃湯圓注意8件事
-
冬至天寒地凍,為何會說「冬至一陽生」?如何正確吃湯圓招福氣與好運?4重點養生原則報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