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菜吃不完放保鮮盒擔心塑化劑? 醫師這樣建議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許多家庭都會準備許多年菜,慰勞辛勞1年,但經常1次吃不完,需要放到容器裡保鮮,然而塑膠容器總是讓人不太放心,塑化劑危險已經讓很多人排斥塑膠食器,但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日前發布訊息,不是每項塑膠製品都有塑化劑。
食藥署表示,不是每種塑膠都會擺放塑化劑,嚴格來說聚氯乙烯(PVC)由於質地比較硬,需要使用鄰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塑化劑),其他塑膠製品不一定會添加塑化劑,不需要太擔心;然而市售塑膠產品常傳出標示與實際不符案件,當中不乏國際大廠,專家建議最好避免使用塑膠食器。
日前食藥署連續2周在關口擋下,IKEA於印度製的隨行杯,塑化劑濃度超標,新北市政府衛生局,也發現美國製造的NIKE HYPERFUEL水壺,沒有標示耐熱溫度,中國大陸製造的KOR Delta水壺,雖然標示耐熱攝氏100度,但檢驗加溫沒到該溫度,水壺就已經嚴重變形,並且底部有融化發生。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嚴格來說,塑膠容器最好都不要用來裝熱食,食藥署提醒資訊沒有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沒有添加塑化劑,也就是常見的保特瓶材料,但保特瓶遇熱容易變形外,也不能保證廠商標示與實際材料相符,如果廠商違規,使用者就有可能有攝入塑化劑風險。
顏宗海補充,聚氯乙烯(PVC)製品非常多,包含建材、汽車內裝、玩具等,生活隨處可見,也有使用PVC製程的保鮮膜,由於經常使用到鄰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一旦遇到高溫或油脂,就會釋出汙染環境,不論成年與否或性別,只要接觸到塑化劑身體就會慢慢產生影響,健康也就受到破壞。
由於違規塑膠產品仍會出現,顏宗海強調,由於不能保證塑膠容器一定安全,民眾要求自保,最好避免使用塑膠餐具,選擇不鏽鋼、陶瓷、玻璃等材質,如果不可避免,一定不要接觸熱食熱水,就算沒有使用塑化劑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也不能接觸高溫物體,更不能用於加熱。
顏宗海提醒,鄰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是1種內分泌干擾素,如果身體長期接觸,動物實驗發現,恐怕增加男性生殖傷害風險,女性也會增加罹患癌症機會,未成年幼童恐怕引起注意力不足、肥胖、胰島素阻抗,男童有女性化危險,女性則有提早發育疑慮,簡單來說,塑化劑對人類不論年紀族群都有害。
(文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冰箱收納做得好,食物有效保鮮
實用的「水果冰箱保存法」
推薦文章
-
胡蘿蔔可以生吃嗎?如何去除生味?小心跟「3食材」放一起會變苦
-
高麗菜怎麼保存才能久放又保持水分?橫切縱切口感不同 想要脆口感這樣切
-
這裡細菌密集你卻很少清潔它們!容易被忽略廚房10個最髒的地方
-
德川家康高齡73歲「比平均壽命長一倍」關鍵在有科學認證的日常飲食
-
新鮮雞蛋可冷凍延長保存期 但不當方式恐引起變質、細菌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