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便祕還能穩血壓!苦瓜顏色愈深愈苦愈營養 3招降苦味易入口

元氣網 編輯葉姿岑整理
苦瓜

夏季酷熱難耐,特別容易上火、流汗過多導致水分流失,此時若能吃點「苦味」食物,不僅能清熱解暑,還有助於改善體內代謝,其中「苦瓜」就是最佳選擇之一。不同顏色、品種的苦瓜,可以煎煮炒炸或生鮮涼拌食用,無論哪種方式,都是炎炎夏天餐桌上的最佳食材。

苦瓜種類多 顏色愈深愈苦、營養價值也愈高

農業部指出,苦瓜大致分成白皮苦瓜跟綠皮苦瓜,白皮苦瓜通常比較不苦,口感也稍軟一些;綠皮苦瓜口感較脆但也比較苦。台灣常見的苦瓜品種有6種,分別是白皮的白玉苦瓜、蘋果苦瓜,和綠皮的大青苦瓜、粉青苦瓜、珍珠苦瓜及山苦瓜,依照特性各自有適合的料理方式,可以煎煮炒炸,也可生鮮涼拌食用。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吳岱融曾受訪表示,一般而言,苦瓜顏色愈深愈苦,營養價值也愈高。

像是來自台灣野生的山苦瓜,原為原住民常用苦味野菜,經國內試驗研究單位育成8個品種,不同品種間的山苦瓜風味及所含元素各有不同。山苦瓜含豐富維生素、微量元素、膳食纖維及多胜肽類等營養物質,對人體健康有益,且清熱消暑,是優質保健食材的好選擇。

苦瓜營養價值高 便祕、高血壓族群特別適合

苦瓜不只能消暑降火、幫助消化、促進排便,還可能對降血糖與穩定血壓有幫助。營養師李婉萍曾受訪指出,苦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每100克約含有2.8克,是高麗菜的兩倍,且屬於「軟纖維」,特別適合痔瘡或便祕者食用。有痔瘡、便祕的人若攝取大量粗纖維,如廁時太用力,粗纖維恐會刮傷痔瘡,此時纖維軟、含量又高的苦瓜就特別適合。

而苦瓜的高鉀成分也能幫助高血壓患者平衡體內的鈉含量,有助血壓穩定。

此外,苦瓜還富含維他命C與葉酸,這些成分對心血管健康、免疫力維持都很有幫助。一般認為葉酸多存在於深綠色蔬菜中,但常見的白色苦瓜也富含葉酸。山苦瓜經改良,也加強如維生素C、葉酸等食物機能。

苦瓜屬寒性食材 注意體質適量吃

雖然苦瓜營養豐富,但因其屬性偏寒,體質虛寒、容易腹瀉的人應適量食用。李婉萍建議,一般人每週攝取2次苦瓜、每次約1個米杯量即可;而若搭配冰品或寒性食物(如山竹)一同食用,更要注意是否會引發腸胃不適。

3妙招降低苦瓜苦味

苦瓜雖然健康,不少人因苦味卻步,不僅小孩不敢吃,很多大人可能也不吃。其實只要掌握幾個小技巧,就能有效減輕苦瓜的苦味:

1.去除中間白色薄膜:這層薄膜苦味最重,建議徹底清除。

2.汆燙後冰鎮:先用熱水汆燙,再立刻冰鎮,可去除部分苦味並保持脆度。

3.料理前拌醋或油:用少量醋或油拌苦瓜片,有助於中和苦味。

挑選苦瓜有訣竅

想吃到新鮮美味的苦瓜,挑選時可注意以下幾點:

.果瘤飽滿且密集:外觀凸起均勻,代表果實成熟且品質佳。

.表皮光亮無損傷:避免選擇有斑點或受損的苦瓜,以免口感與品質受影響。

.依顏色選擇苦味:白皮苦瓜較不苦,綠皮苦瓜苦味較重且營養價值高。

【資料來源】

《農業部》臉書粉絲專頁

《鮮享農YA - 農糧署》臉書粉絲專頁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苦瓜 膳食纖維 葉酸 維他命C 降血糖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