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心疾中西藥相輔 副作用少了
【聯合報╱記者綦守鈺/永康報導】
心臟疾病患者需服用西藥減緩心悸,卻因此容易出現頭痛、暈眩與胸悶等副作用,奇美醫院醫師表示,如果配合中醫治療,服用中藥,兩周後就能夠明顯緩解副作用。
擔任會計的40歲婦人因工作壓力大、個性急躁,因患有早發性心室收縮,常感覺心悸、胸悶,還曾走在路上差點暈倒,影響日常工作,就醫後服用減緩心律過速、心肌負荷的藥物,雖症狀有所改善,卻因此產生失眠、暈眩等因藥物產生的副作用,轉而求助中醫。
奇美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張仁旭表示,心臟病患者常因自律神經失調,睡眠品質不好,容易緊張、焦慮,目前婦人合併西醫治療,服用附子、丹參調製的科學中藥「柴胡龍骨牡蠣湯」,治療約2周就能改善心肌血流狀況,並有效緩解副作用。
張仁旭說,心臟病患的症狀牽涉廣泛,甚至和其他腦、肝與腎等器官都有關聯性,西藥是專一性的治療,但中醫藥物能夠改善病人體質的特性,合併治療能帶給病人更好的成效。
【2014/10/01 聯合報】
推薦文章
-
🎧|吃得健康不用花大錢?營養師劉怡里教你吃出強免疫、助好眠
-
退休的0壓力悠閒生活反而老得快?專家揭老年仍健康長壽的關鍵
-
哈佛研究:睡太多太少皆增肝癌風險!醫籲白天補眠最適宜時間
-
如何避免心臟加速老化?你不知道4個日常習慣正損害心臟健康
-
咖啡好處再加一!研究揭每天喝咖啡,「這種癌」罹患機率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