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無隆乳得淋巴癌病例 醫:但數字可能低估
絨毛型矽膠乳房植入物可能導致罕見的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癌( BIA-ALCL),醫師指出,這個疾病雖然罕見、國內至今未見確診病例,但很可能是罹病民眾不清楚這個疾病與自己過去隆乳的關聯,才導致發生率被低估。
台灣乳房腫瘤手術暨重建醫學會理事長陳訓徹說,與乳房植入物相關的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癌( BIA-ALCL) 是一種罕見的免疫系統癌症,目前被發現在乳房植入物周圍的莢膜當中。這個疾病的致病機轉未明,有一說是因為粗糙面、絨毛面的乳房植入物可能殘有細菌,長期下來導致疾病發生。
陳訓徹說,醫界指出,這個疾病發生率低,約每2萬5000至3萬人當中才有1人罹病,且台灣、東亞、東南亞都沒有確診病例。「不過,這些數字很有可能低估,因為病人不曉得隆乳與罹癌的關聯」。衛生主管機關應作足乳房植入物產品的上市後監測,並追蹤曾作隆乳手術的民眾後來是否罹患BIA-ALCL,清楚勾稽才能確實評估國人的健康安全風險。
陳訓徹說,植入絨毛型義乳的民眾,術後要特別注意是否發生積水、乳房腫大、淋巴腫大、淋巴發熱、不明原因發燒等情形,有的話要盡速就醫;如若確診罹病,多數患者可在莢膜切除、移除植入物後完全治癒疾病。沒有發生上述症狀的民眾,也建議每年至整形外科追蹤檢查。
推薦文章
-
一生動五次隆乳手術 丈夫過世後她決定取出後內心卻無比輕鬆
-
2025癌症論壇 / 走上至親罹癌的路,「癌二代」做好自我照顧、擺脫陰霾
-
高惡性度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 數周內奪命! 抗癌利器新希望
-
林靜芸/男女平權改寫了隆乳的歷史
-
別漠視心理腫瘤 家人互動是抗癌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