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腫瘤護心臟 奇美經驗冠亞洲
「治腫瘤也要護心!」奇美醫學中心發現在癌症治療過程,某些用藥會導致心臟功能受損,4年前率先全台引進歐美的「腫瘤心臟保護計畫」,收治200多名個案進行追蹤,相關成果獲心臟學會獎助,也發表在國內、外的論文與期刊,特殊的「台灣經驗」成為亞洲地區首見的醫療特色,院方將5月5日訂為「腫瘤護心日」,希望喚起癌症病人對心臟保健的重視。
奇美醫學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張瑋婷表示,一般癌症治療多仰賴化學與標靶藥物,引發「心臟毒性」副作用,像服用俗稱「小紅莓」(Doxorubicin)艾黴素的化療病人,有1成至3成會心臟受損,若早期診斷並瞭解其間的致病機轉,即時提供治療,可大幅改善病人生活品質。
奇美醫學中心103年起收治乳癌與淋巴癌等病人,累積200例個案,研究團隊密切監測,個案高血壓發生率下降5成,中風、心肌梗塞及死亡率等都是0,未來目標是所有癌症病患都能加入。
張瑋婷表示,惡性腫瘤病人接受化學治療時,一般臨床關注重點多為藥物療效及腫瘤反應,對心臟的不良反應卻長期被忽略,但這類併發症嚴重且致命,在北美有很大的心臟及癌症中心,因乳癌或其他癌症發生心臟問題,都會送往治療,但台灣和亞洲卻沒人在做。
推薦文章
-
恐威脅性命…肺炎鏈球菌「全年都有」 6類對象建議打疫苗
-
2025癌症論壇/以為是痔瘡出血,竟是大腸癌初期!林利霏分享「慢生活+早檢查」的黃金保命習慣
-
醫病平台/超越病名——在病人背後看見更完整的「人」
-
一看就知這是「可能罹胃癌的胃」資深外科醫解釋有無癌跡象的關鍵區別
-
35歲男只是去拔智齒「整個下顎錯被切除」術後還顏面受損癱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