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中藥若心悸、胸悶 當心烏頭鹼中毒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專題報導】
台北榮總毒藥物諮詢中心近三年接獲7起烏頭鹼中毒病例,患者都說為了保肝、轉骨增高、治頭痛、腰痠背痛、手腳冰冷服用中草藥,結果產生心律不整、神經中毒症狀,檢驗發現,所服藥物含有過量的烏頭鹼。
35歲男子因工作忙碌,為了保肝,自訴吃了一個多月的中藥粉劑後,出現頭暈、呼吸困難、嚴重心律不整,後來發現是烏頭鹼中毒。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表示,烏頭鹼來自中藥材烏頭(母根),或附子(子根),是有毒植物,必須經炮製使毒性變弱,才能使用,作用為加速心臟收縮、跳動變快,常用來治療風濕、手腳冰冷及強心用途。
還有兩名患者,因頭痛及三叉神經痛,服用含有附子成分中藥,結果惡心、嘔吐、四肢無力麻痺、心搏不正常;另一名16歲高中男生,連兩天吃號稱促進骨骼生長的中藥粉及轉骨湯,沒想到突然昏倒,心跳每分鐘僅32下;也有3名心臟病患,吃含有附子成分的中藥,反而心悸、胸悶,檢驗證實都是烏頭鹼中毒。
北榮臨床毒物科主治醫師吳明玲說,烏頭治療所用劑量,也可能導致中毒,用藥不慎,易發生風險。
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主委黃林煌說,目前並未限用烏頭或附子,有些藥包也不會詳細標示成分,加上一些醫師也搞不清楚,民眾確實不易察覺。
陳潮宗說,體質虛寒、心臟無力患者,不少中醫師都會開給附子改善,不過用法錯誤可能中毒,所以也可以用人參、黃耆、桂枝替代。
※延伸閱讀》
推薦文章
-
王大陸涉心臟問題逃兵役/日常8習慣不利你的心臟 3食物最該優先戒
-
咖啡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消化醫:喝這一種罹心臟病率高18%
-
原地坐下站起的能力是長壽關鍵?一動作檢測你是不是「老人體質」
-
前立委鄭余鎮心臟病逝享壽79歲 醫授8行為有助維持心臟健康
-
每天只喝一罐可樂並不多?他量化出「駭人糖份」曝恐怖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