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肉解凍變質釋出組織胺 引發食物中毒
北市知名私校復興實驗高中附設國中與國小部,5月底傳出集體食物中毒,衛生局調查發現,營養午餐中的虱目魚柳疑因保鮮解凍疏失,魚體產生過量組織胺,造成食物中毒,這也是北市近5年來首件組織胺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校方表示,已要求業者控管進貨源,避免再引進類似食材。
組織胺是腐敗魚肉常見的化合物,引起食物中毒症狀包含顏面發紅、全身發熱、起紅疹、腸胃道症狀、頭暈、頭痛,潛伏期通常小於1小時;一般在食物的安全標準含量為500ppm以下(每公克0.5毫克),但該校午餐的虱目魚柳卻檢出1426ppm,超標近兩倍,衛生局開罰該校中央廚房的委任團膳業者6萬元。
衛生局參議王明理表示,魚體釋出過量組織胺,可能是捕撈後冷凍前就不新鮮,也可能是中盤商、團膳業者解凍不當,如以常溫解凍,或解凍後未於兩小時內烹飪,讓魚體釋出過多組織胺;事件後已要求團膳業者與漁產業者合作,研究出一套從冷凍保鮮到烹調的標準作業流程。
台北市餐盒公會理事長陳明信表示,據他了解,魚體在保鮮的「冷鏈」上,現在捕撈端的快速冷凍技術已很成熟,變數較多的通常是後端解凍,他會建議採冷藏解凍,當魚體溫度升到攝氏3、4度時會軟化,也算完成解凍,並應在2小時內完成烹飪,否則魚體容易變質、釋出過量組織胺。
復興實驗高中表示,事發後,團膳業者有自行送檢魚柳,發現組織胺偏高,但鮮度指標VBN(揮發性鹽基態氮)卻合格,另外,校方立刻要求團膳業者更換貨源,並縮短退冰及醃製的食材處理流程,避免類似問題再發生。
推薦文章
-
如何防止蘋果變黑?泡鹽水之外還有5方法,「這招」不但省事而且最營養!
-
避免浪費食物甚至影響健康 善用小秘訣拯救你家混亂的冰箱
-
不同種類保存條件大不同 營養師揭入夏易變質食物注意8大關鍵
-
胡蘿蔔可以生吃嗎?如何去除生味?小心跟「3食材」放一起會變苦
-
高麗菜怎麼保存才能久放又保持水分?橫切縱切口感不同 想要脆口感這樣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