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製豆奶≠豆奶 董氏抽查:7成6標示不清
豆奶與調製豆奶定義不同,市售商品品名卻標示不清?董氏基金會抽查市面105件豆奶飲料發現,其中30件為調製豆奶,而這30件中高達23件標示不清。董氏基金會建議主管機關規範廠商在包裝寫明是豆奶或調製豆奶,並標註蛋白質含量。
對此,衛福部食藥署認為必要性不高,因為市面上的「草莓豆奶」、「花生豆奶」等產品名稱已能辨識是否為調製豆奶,且食安法已規範必須在包裝寫明添加物與營養成分。
蛋白質含量有差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副主任陳醒荷說明,市售豆奶品名多,像是豆漿、豆奶、調製豆奶,其中豆漿就是豆奶,但豆奶與調製豆奶定義不同。根據中華民國國家標準(CNS),豆奶是大豆加工處理後製成的包裝飲料、粗蛋白含量2.6%以上,調製豆奶則是豆奶含量50%以上的包裝飲料、粗蛋白含量2%以上。
董氏基金會去年11至12月間調查105件市售液態豆奶,結果發現其中30件屬調製豆奶,但其中高達23支並未如實標示。另有2件的蛋白質含量小於2%、連調製豆奶定義都不符,但品名卻仍稱「豆漿」。
另外,有的市售商品含糖量高,董氏抽查發現有6件商品每瓶的含糖量在20.4克到27.5克,逼近或超過世界衛生組織(WHO)每日建議攝取量,其中有1件在包裝標示「微甜」,但卻遠超過「微糖」的定義、即每100毫升的含糖量小於2.5公克,恐誤導消費者。
推薦文章
-
水煮蛋VS.炒蛋差在哪?想減脂或怕膽固醇?這樣吃蛋保留最多營養!
-
開會打瞌睡? 營養師教你吃對早餐上班不斷電
-
感冒後覺得累,當心病毒偷襲心臟!病毒性心肌炎5個預警信號
-
地瓜vs.馬鈴薯哪個更健康?營養師揭關鍵差異 答案可能讓你意外
-
「海中牛奶」牡蠣如何助維持體力?營養師解密優質蛋白與鋅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