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微粒含量在大腦中增50% 研究作者推測可能與一原因有關
一份5月發布網上的預印本論文(preprint)指出,2024年初屍檢時收集的人類大腦樣本中塑膠微粒含量大增,比八年前的樣本上升約50%;另項研究也發現有勃起功能障礙的男性陰莖組織樣本含有多種塑膠微粒。人們恐怕得重新審視自己的飲食習慣及生活環境,盡量減少無孔不入的微塑膠侵襲。
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該研究稱大腦樣本中含有的塑膠微粒是腎臟和肝臟樣本的7至30倍。主要作者、新墨西哥大學(University of New Mexico)藥學教授坎彭(Matthew Campen)稱,平均年齡在45歲或50歲左右正常人的腦組織中,觀察到的濃度為每克大腦含4800微克塑膠微粒,即重量的0.5%,與2016年屍檢大腦樣本相比高出約50%。
坎彭認為大腦正在吸收小至奈米等級的微粒,長度為100到200奈米,較大的顆粒(1微米到5微米)則由肝、腎臟吸收。微塑膠是尺寸從小於0.2吋到1奈米的碎片,而一根人類頭髮的寬度約為8萬奈米。專家表示奈米塑膠是最令人擔憂的,因為它們小到可以停留在單顆細胞內。
坎彭稱塑膠喜歡脂肪或脂質,「因此一種理論認為塑膠搭著我們吃的脂肪,輸送到真正喜歡脂質的器官—最主要的便是大腦。」以重量計算,人腦的脂肪含量約為60%。
2024年3月的一項研究發現,1公升瓶裝水平均含有24萬個來自七種塑膠的塑膠微粒,其中約90%是奈米塑膠。塑膠微粒攜帶著數千種化學物質,侵入細胞或組織後便開始釋放如雙酚、鄰苯二甲酸鹽、各種阻燃劑、重金屬、全氟和多氟物質(PFAS),恐中斷細胞突起、干擾內分泌。
另項研究樣本取自2023年8月至9月期間在邁阿密大學醫院等待治療勃起功能障礙的男性,發現五人中四人的陰莖組織中含七種微塑膠,其中PET和PP最常見。
儘管微塑膠研究逐漸被大眾關注,美國化學委員會(American Chemistry Council)引述上個月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的說法,稱「目前科學證據未表明食品中檢測到的微塑膠或奈米塑膠含量會對人體造成風險」。
責任編輯:辜子桓
推薦文章
-
塑膠微粒無所不在,研究指「1飲食行為」更直接吞下肚!6招助排塑膠毒
-
塑膠微粒充斥體內是否對健康有危害?教授曝最新研究及1重點
-
美研究揭99%的海鮮驗出塑膠微粒 其中一種含量最高
-
在人類大腦發現大量微塑膠 研究揭數量相當於一整隻塑膠湯匙
-
茶包的塑膠微粒可能致癌?專家警告一材質釋放有毒物質達數十億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