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遊東南亞 醫師教防蚊液挑選小撇步
中秋節假期計畫前往東南亞旅遊的民眾請注意,醫師提醒,東南亞地區登革熱及屈公病疫情嚴峻,民眾除應做好防蚊措施,若要帶孩子前往,應依年齡不同,選擇不同濃度的防蚊液。
今年國際間登革熱及屈公病等蟲媒傳染病疫情嚴峻,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1至8月的登革熱、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達403人,超過去年一整年的病歷數,多數都在東南亞國家感染。
台大醫院新南向人員健康服務中心醫師莊佩倪今天受訪時表示,屈公病與登革熱的傳染途徑類似,都是透過病媒蚊叮咬感染,民眾若計畫在中秋假期前往東南亞地區旅遊,務必做好防蚊措施,包括住在有紗窗、紗門的房舍、穿著淺色長袖衣褲,皮膚裸露處也應塗抹防蚊液。
防蚊液選擇上,莊佩倪建議民眾挑選有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等有效防蚊成分的防蚊液,每2到3小時補擦一次,濃度選擇上也依使用者年齡有所差異。
莊佩倪說,一般成人可使用DEET濃度約20至25%的防蚊液,12歲以下孩童濃度不超過15%,2個月以上的嬰兒不超過10%,至於未滿2個月嬰兒則完全不建議使用,以物理防蚊為主即可。
至於Picaridin方面,一般成人可使用濃度在15至25%的防蚊產品,孩童約5至15%,2個月以下嬰兒同樣不建議使用。
莊佩倪提醒,東南亞地區適逢雨季,更容易孳生病媒蚊,尤其清晨、黃昏病媒蚊較活躍,應特別提高警覺;返國後2週內如有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旅遊活動史,以保自身及周遭家人健康。
推薦文章
-
40歲後只節食?你可能正在加速老化!中年這樣吃助增肌
-
哪種防蚊液有效?關鍵不只在品牌,1件事沒做到也沒用!防蚊妙招還有這些
-
登革熱症狀可輕可重!簡單4招防病媒蚊,異常頭痛提高警覺
-
室內外10個意想不到的蚊子藏身處!被蚊子咬如何快速止癢?試試蘆薈、燕麥片
-
減重改吃海鮮卻讓痛風找上門?醫師分享自身經驗 大推「1飲品」助排尿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