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避免戶外蚊子叮咬?研究建議不要喝啤酒及使用防曬乳
有些人只要一出門,就成了蚊子的頭號目標,彷彿自帶吸蚊體質。旁人毫無感覺,你卻被叮得滿身包,癢得坐立難安?如果你總懷疑自己是不是一塊「蚊子磁鐵」,你不是孤單的,就連科學家也想知道,為什麼有些人特別招蚊子。
2023年夏天,在荷蘭舉行的一場大型音樂節上,數百名民眾自願參加了一項特殊的實驗:測試自己對蚊子的吸引力。這項研究由荷蘭奈梅亨拉德堡德大學附設的教學醫院(Radboud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團隊主導,在音樂節現場設置臨時實驗室,讓參與者透過互動方式了解自己是否是「蚊子磁鐵」。
這些行為可能提高蚊子吸引力
研究團隊將幾個貨櫃改造成流動實驗室,參與者將手臂放進透明箱子中,箱內有蚊子,但無法叮咬,只能嗅聞人體氣味。
透過攝影機追蹤蚊子的移動,科學家計算出每位參與者的「吸蚊指數」。整個過程吸引超過500名音樂節參加者排隊參與。
研究團隊分析參與者的生活習慣與被蚊子吸引的程度,發現幾項行為與蚊子偏好之間存在關聯:
.喝啤酒:實驗中,近期飲用啤酒的參與者,比未飲酒者更吸引蚊子,吸引力平均高出約35%至44%。.與他人共睡:前一晚與他人共睡或同帳篷的人,吸引蚊子的機率似乎也略高。
.使用防曬乳:相較之下,使用防曬乳的人則較不吸引蚊子。
研究者推測,這些行為可能改變人體氣味、體溫、皮膚微生物組成等,進而影響蚊子的反應。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研究目前尚未經過正式的同行評審,相關結果已於預印本平台bioRxiv公布。
由於實驗在音樂節進行,環境較開放、控制條件較鬆,參與者樣本也偏年輕、熱愛戶外活動的族群,因此研究者提醒,這些結果應謹慎解讀,未必能代表一般人口。
如何降低被蚊子叮咬的機會?
想要避免被蚊子叮咬,以下幾個實用方法值得參考:
1.使用防蚊液
選擇含有DEET或派卡瑞丁(picaridin)的防蚊液,並依照說明塗抹於裸露皮膚,特別是腳踝、手臂、脖子等處。防曬乳先擦,再使用防蚊液,必要時補擦,避免噴到眼睛和口鼻。
2.穿著防護衣物
穿長袖衣褲能有效阻擋蚊子叮咬。若想加強保護,可選用含有避蚊胺(permethrin)處理過的衣物,或自行噴灑專用驅蚊噴霧,勿直接噴於皮膚。
3.避開蚊子活躍時間
蚊子多在黃昏至黎明活躍,這段時間加強防護,或盡量待在室內。
4.保持乾爽與清潔
汗液釋放的氣味會吸引蚊子,運動後適時擦乾汗水並盡快淋浴,減少誘蚊氣味。
5.避免使用香氛產品
香水、香氛乳液等氣味也容易吸引蚊子,容易被叮咬的人建議盡量避免。
【資料來源】
.Want to avoid mosquito bites? Step away from the beer
.Buzz Off! 10 Ways To Guard Against Mosquito Bites
推薦文章
-
今年首例中國大陸移入屈公病 台中40多歲女赴廣東返台確診
-
華南屈公病疫情升溫 世衛警告全球大流行恐重演
-
蚊子不光愛躲積水和雜物!收納達人揭家裡意想不到的「招蚊陷阱」
-
室內外10個意想不到的蚊子藏身處!被蚊子咬如何快速止癢?試試蘆薈、燕麥片
-
為何被咬的都是你?科學家揭「蚊子磁鐵」關鍵在身體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