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使用卻比想像還髒 專家告訴你為什麼毛巾需要經常清洗

元氣網 編輯辜子桓整理
毛巾示意圖。

你可能會覺得毛巾不會那麼髒,但事實並非如此。專家指出,很多人清洗毛巾的頻率太低,這可能會對皮膚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以下是對不同種類毛巾的清洗建議:

浴巾:每兩至三次使用就該清洗

浴巾是最常使用的毛巾之一,因此清潔它尤其重要。當你用浴巾擦乾身體時,它會接觸到皮膚的死皮細胞、油脂及其他微生物。這些微生物大多無害,但也可能沾染一些有害病原體,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真菌、甚至是引發足癬和體癬的黴菌。

當毛巾在潮濕環境中長時間未清洗時,這些病原體可能會繁殖,並且當你再次使用毛巾時,可能會將這些細菌傳回到皮膚上,尤其是如果皮膚上有傷口或痘痘的情況,更容易受到感染。

專家建議,毛巾應該用攝氏40至60度的水來清洗,這有助於徹底去除細菌並抑制某些病毒。若使用較低溫的水清洗,可加入酵素清潔劑來幫助對抗毛巾上的微生物,或使用抗菌洗衣劑提高清潔效果。

臉部毛巾:每次使用後都應更換

使用專用的臉部毛巾,而不是將身體毛巾用於臉部。如果將曾接觸過身體其他部位的毛巾用來擦臉,等於將細菌和油脂轉移到敏感的面部肌膚上,可能導致痘痘或其他皮膚問題。

專家建議,用過一次後就丟進洗衣籃,並換上乾淨的毛巾。為了方便,可以準備多條超細纖維毛巾以便每天更換。

海灘巾:每次使用後都應清洗

游泳後,特別是在公共泳池中,海灘巾應該每次使用後都洗乾淨。泳池水中含有氯和各種微生物,可能會通過毛巾傳播,進而感染綠膿桿菌毛囊炎。這些細菌在潮濕的毛巾上容易繁殖,並且可能在你下一次使用時再次接觸皮膚。

專家提醒,在公共場所使用毛巾時,還可能接觸到不希望接觸的細菌和過敏原。曬在外面的毛巾也可能吸附空氣中的過敏原,對過敏體質的人來說,尤其需要注意。

健身房毛巾:每次使用後必須清洗

健身房是一個公共場所,毛巾可能會與其他人使用過的設備接觸,這增加了交叉污染的風險。此外,健身時出汗會讓毛巾變得潮濕,這樣有利於細菌和真菌的繁殖,增加感染風險,例如香港腳、股癬或疣等。

專家建議,每次使用後就將毛巾清洗,並避免將濕毛巾放入背包或袋子中,這樣可以減少細菌滋生的機會。

如何判斷毛巾是否讓你生病?

如果你發現皮膚上出現白頭、紅疹、癢疹或其他不明的病變,這可能是由於毛巾上的細菌或真菌引起的。專家指出,這些問題有時與毛巾上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有關,這種細菌會引發膿腫等問題,可能需要醫生的治療。

如果出現這些症狀,最好儘早就醫,並調整毛巾的清洗習慣,這樣可能會有助於改善你的皮膚狀況。

毛巾選擇與清潔策略

1.選擇合適的毛巾

順滑、具有高纖維密度的毛巾雖然感覺更舒服,但它們乾得比較慢,這可能會增加細菌滋生的風險。市面上有更多快速乾燥的毛巾選擇,這些毛巾由不同的材料製成,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乾燥,有助於保持乾淨和衛生。

2.毛巾有異味時要換掉

如果毛巾經常發出異味,即使清洗後也無法消除,這表示它已經無法再保持清潔,該考慮更換。

3.病中使用的毛巾

如果你生病了,或有皮膚受損,例如割傷、手術傷口、疹子等,毛巾應該更頻繁地清洗,以避免再度感染。

【資料來源】

How Often Should You Wash Your Towels?

Why you probably aren't washing your towels often enough

How Often Should You Wash Your Bath Towels?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