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觀點/牙齒該不該拔 視5種狀況
在門診中,的確常見病人對於「拔牙」一事有很多疑問。在牙醫師立場來說,都會盡量「救」那顆有問題的牙齒,會根據牙齒的形態、功用、位置、構造等進行評估,是否該拔牙齒,並不會亂拔牙。
常見拔牙原因有5種:
1.蛀牙破壞很大只剩殘根時,就可能不會留下牙齒而必須拔除。因為只剩殘根結構,無法進行修復執行牙齒的功能,因此必須拔牙。一般是牙根長度與牙冠長度有1比1的比例,才會修補牙齒。
2.不當力量造成牙齒斷裂、牙齒結構損傷而不可修復時,就必須拔牙。
3.牙周病嚴重,導致牙齒的地基流失,牙齒內空洞很大,就必須將牙周病的病牙拔除。
4.牙齒長的位置不對、沒有功用的牙齒,只會藏汙納垢,例如阻生牙、智齒等,就必須拔掉。
5.牙源性問題的牙齒必須拔除,像是牙齒長腫瘤、囊腫等問題,為了阻止疾病或是感染破壞其他牙齒結構時,應該拔除牙齒。
對於牙齒到底該不該拔除,應該與醫師多討論溝通最適當的治療方式,其他後續是做牙套假牙、牙橋修復或植牙等,都必須考量牙齒的位置、結構環境、患者經濟狀況等因素,再做治療選擇。但最重要的是,應該從小養成刷牙、潔牙的好習慣,才能擁有一口好牙。
諮詢/台安醫院牙科主治醫師林君鴻
推薦文章
-
35歲男只是去拔智齒「整個下顎錯被切除」術後還顏面受損癱瘓
-
牙線能不能重複使用?如何發現自己太用力? 牙齦流血正常嗎?
-
不是只有吃糖後要刷牙 專家曝馬鈴薯、吐司也暗藏蛀牙問題
-
齒槽脊保存術 助牙周病植牙重建
-
牙醫師揭密「牙縫變大」真正原因!當心與2嚴重疾病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