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檢驗更快速安全 縮短病患等候、幫醫檢師減壓

聯合報元氣周報 記者閻廣聖報導
大林慈濟醫院導入智能檢驗流程,不僅縮短病人等候時間,還提升整體檢驗效能,醫檢師對自身工作的滿意度提升尤為顯著。記者閻廣聖/攝影

「時間就是金錢。」在醫院,等待看診、等待檢驗最讓病人焦慮,像在心頭壓上一塊石頭,不僅關乎病情診斷,還決定著下一步的治療方向。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自110年導入「智能單件流檢驗」,大幅縮短病人檢驗等候時間,由8.6分鐘縮短至6分鐘,進步30.2%,業務服務量卻增長12%。在品質指標精準度,達到醫學中心水準,位居同儕醫院表現前25%,進步到前段班。此外,真正落實高齡與輪椅親善族群,抽血平均等候時間約為2分鐘,比一般病人減少約66%的等候時間。

臨床病理科技術主任李奇聰說,導入智能檢驗流程,不僅體現在病人等候時間縮短,還提升整體檢驗效能。在血液檢驗報告方面,儘管門診急件的業務量增加了27.5%,但報告完成的平均時間由原先的26.9分鐘縮短至21.7分鐘,下降了19.3%;生化急件檢驗報告在業務量增長22.4%的情況下,完成時間從43.4分鐘降至35分鐘,縮短了19.4%;至於尿液急件檢驗報告,雖然業務量略微下降13%,但報告完成時間依然從41.7分鐘大幅縮減至24.8分鐘,減幅達40.5%。

除了檢驗效能提升,大林慈院在病人與醫檢師的滿意度方面也取得顯著進步。流程改善後,病人對整體抽血服務過程的滿意度從84.6%提升至92.4%,顯示醫療服務改進,大幅提高病人滿意度。而醫檢師對檢驗所提供服務的滿意度也從82%增至92.7%,顯示智能系統改善了醫檢師的工作環境和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醫檢師對自身工作的滿意度提升尤為顯著,從原先的48%大幅增長至70%,也讓醫檢師在更高效、低壓的工作環境中獲得滿足,進一步提高整體醫療團隊的凝聚力。

大林慈濟醫院導入智能檢驗流程,不僅縮短病人等候時間,還提升整體檢驗效能,醫檢師對自身工作的滿意度提升尤為顯著。記者閻廣聖/攝影

智慧醫療教育系統 打造可信賴的醫師

學游泳的第一步是學會換氣和不溺水,就像醫學生需掌握基本醫學知識,這是入門的基礎。然而,成為好泳者不僅是浮在水面,更要能流暢游出標準姿勢,而這需要教練指導動作盲點。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以創新的智慧醫療教育模式,2018年自行研發全方位CBME系統,並以Entrustable Professional Activities(EPAs,可執行專業活動)為核心,結合智慧醫療技術,為醫學教育帶來嶄新突破。2022年,該系統榮獲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的肯定,雙方簽署合作協議,共同建置「醫事專業人員能力進展資訊平台系統」。

臨床技能中心主任李振威指出,醫學生的成長須具備「六大核心能力」,包括:病人照護、醫學知識、人際溝通、專業素養、實務學習與改進、系統為本的實務。透過老師全程現場觀察,檢視學員的臨床表現,從「手把手」指導到逐步放手,根據不同層級進行監督。

之後,再持續回饋,每次操作的建議和評估都詳細記錄,幫助學生了解進步與盲點。最後是全人評估,不僅看技術,還關注人際溝通、專業態度等,全面提升技能。在臨床上是否能夠處理病人的問題,才是成為好醫師的關鍵,「能力導向醫學教育」,正是將醫學生從「考高分」引導到「成為真正可信賴的醫師」。

大林慈濟醫院「全方位CBME系統:EPAs驅動的智慧醫療教育」創新評估,為醫學教育立下新標竿。記者閻廣聖/攝影

臨床訓練中,病患安全與學員學習往往被視為兩個難以兼顧的目標,但全方位CBME系統讓這兩者實現了平衡。「老師隨時在旁觀察,一旦學員遇到問題就會立刻介入,既確保病患安全,也讓學員在真實環境中學習。」「雙贏」的模式讓學員在保障病患安全的同時,獲得實用的臨床經驗。

智慧醫療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