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系血親輸血最妥當?錯誤觀念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專題報導】
「直系血親不能輸血給自己的小孩!」這是電視劇「下一站,幸福」裡最關鍵的情節之一,讓吳建豪飾演的男主角有機會能夠發現小小彬的身世。
這段劇情播出時,引發觀眾熱烈討論,不是說「血濃於水」?直系血親卻不能輸血?的確,專家指出,接受直系血親輸血容易出現「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
台北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邱宗傑說,一般人血液中,除了依紅血球細胞膜表面抗原,可分出A、B、O血型外,還有各種白血球組織抗原(HLA)分型。
但某些家庭親子間組織抗原型態組合非常特別,以至直系血親輸血時,輸入患者體內的血液,反而會對患者發動攻擊,就像是「乞丐趕廟公」,導致嚴重致命反應。
邱宗傑表示,過去民眾常以為至親遇有急難、生病需要輸血,只要血型相同,沒有愛滋病、肝炎等疾病,就可捐血給家人,而且比陌生人的血來得安全,但這是錯誤的想法。
邱宗傑說,GVHD通常發生在骨髓移植患者,患者在植入捐贈者骨髓後一至兩周,會出現發燒、紅疹、貧血及肝衰竭等急性症狀,死亡率高達九成。
不過,如果真的一時找不到其他血液,只剩直系血親可以緊急輸血時,並非沒有解套方法。邱宗傑指出,只要先將輸給患者的血液,以伽馬射線照射,破壞T淋巴球活性,再輸入患者體內即可。
其實,血庫檢驗通過的血液更安全,邱宗傑強調,由於多數人不見得清楚本身是否有潛在其他疾病,不建議親屬間緊急輸血。
※延伸閱讀》
血型/除了ABO 還有新血型
推薦文章
-
台灣器官移植存活率高 腎臟移植10年存活率達80%
-
廣西「甘蔗姐姐」籌錢救癌弟 獲捐23萬…仍留遺憾
-
守護骨髓移植病童!已故病童恩碩媽發動調查 7成病友認移植病床不足
-
時隔4年首例!7旬女發燒全身無力 沒碰過動物竟確診「兔熱病」
-
科普好健康/兒童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初期易發燒、出血、瘀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