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低下 醫:小心幽門桿菌感染
健康意識抬頭,許多人定期做健康檢查,常會注意血小板數值,但輕微的血小板低下,往往因為無症狀而易忽略。有研究指出,幽門桿菌感染可能與血小板低下有關,醫師建議,若血小板健檢數值出現異常,應盡速就醫,避免遭幽門桿菌感染,增加胃癌發生機率。
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康本初表示,血小板主要功能,是參與人體的凝血作用,由骨髓製造後進入血管,當血管缺損時,血小板會經由一系列的反應,形成血栓幫助止血。
幽門桿菌是人體胃內的一種細菌,主要是經口傳染,感染後會發生一些胃部的疾病,大多沒有明顯症狀,等到引發胃炎、胃潰瘍時,才會有上腹痛、消化不良等明顯症狀。更要注意的是,感染幽門桿菌可能增加罹患胃癌機率。除了胃疾外,也可能引起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ITP)、貧血等。
「血小板低下」是指血液中血小板小於10萬/mm3,除了幽門桿菌感染外,可能因為製造不足、破壞或耗損太多,累積在過大的脾臟所致。
至於血小板低下與幽門桿菌關係,康本初說,幽門桿菌所帶的某些抗原,類似血小板的結構,進入到身體後,體內的免疫細胞會誤認血小板是外來物質,加以攻擊破壞,因此造成血小板低下。
康本初表示,是否感染幽門桿菌,可經由呼吸試驗、糞便抗原測試、內視鏡黏膜組織直接檢測等方式進行檢驗。若血小板低下,經過治療可將幽門桿菌根除,血小板數目有可能會回升,
康本初提醒,日常生活需注意環境清潔、食物安全,加強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使用公筷母匙,避免飲用有汙染可能的水,不以口中食物餵食嬰幼兒,可降低感染幽門桿菌的機會。
推薦文章
-
落實公筷母匙 防幽門桿菌復發
-
胃癌致病關鍵因素是飲食 醫建議少吃這些食物及留意早期症狀
-
八至九成胃癌來自幽門桿菌 一表看懂4種常見檢測法差異
-
盛行率約3成!胃發炎的重要源頭跟它有關:為第一類致癌物
-
胃發炎時不要吃香蕉!專科醫師告訴你最常見的家庭解方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