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性膀胱尿不出 2方式幫助排尿
當病人因神經性膀胱而無法順利解乾淨尿液,會造成膀胱過脹、發炎感染,久了可能損害腎臟功能。一開始,病人須放置留置尿管,但於試過各項治療後,病人於移除尿管仍無法順利排尿,即需要長期使用導尿管。
「留置尿管」由尿道插入,也有在下腹部打洞,將導尿管通到膀胱,稱為膀胱造廔。
留置尿管需由醫療人員在消毒完全後置放,因需要醫療人員更換,病人要回醫療院所或由居家醫療人員到府更換,長照系統可支付更換管路費用,但需負擔車資。
另一種排尿方式為「清潔間歇式導尿(CIC)」,只有在需要解尿時,由執行者清潔雙手後,將矽膠材質的導尿管由尿道放入膀胱,把尿液導引出來後拔出。如果是單次使用的導尿管,就直接丟棄,若是可重複使用的導尿管,要沖洗乾淨。每天導尿的次數依據尿量而定,晚上若水分控制得宜,不需要起來導尿。
由於神經性膀胱的病人尿意感可能較遲鈍,會建議控制喝水量;不管哪種解尿方式,皆須持續追蹤腎臟與泌尿道功能。
推薦文章
-
台灣洗腎王國年花460億元 腎臟來源不足、移植比率低
-
保持充足水分有助維持細胞健康!專家推薦5種抗氧化飲品 補水兼排毒
-
醫病平台/超越治療的力量
-
常吃拉麵恐增早逝風險 研究揭每週吃3次就可能危害健康
-
小便到一半驚聞爆裂聲 男子酒喝茫憋尿不自知膀胱竟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