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老年專利!9成女性泌尿疾病未就醫
根據統計,台灣40歲以上的女性,高達57%曾罹患下泌尿道疾病,且復發率高達80%以上。但患者就醫比率卻非常低,女性患者僅有14%會諮詢專業醫護,許多患者也因此錯過黃金治療期,甚至引發更嚴重的併發症。
昨天是三八婦女節,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與台灣泌尿科醫學會關注女性「不可說」的泌尿問題,特別成立「婦女泌尿健康守護者聯盟」。該協會表示,發現近九成罹患下泌尿道疾病的女性從未就醫,使膀胱過動症提早發生,特別是30歲左右事業心強的女強人。
民眾常誤以為下泌尿道疾病,如夜尿、頻尿、排尿疼痛等是年長者的專利,但台灣尿失禁協會理事長暨耕莘醫院泌尿科部主任廖俊厚表示,現代人長期處於高壓、節奏快的環境,生活型態也常受影響,門診也不乏有30多歲的女性患者,因下泌尿道疾病求診。
膀胱過動症常見於多數下泌尿道疾病患者。據統計,台灣每6人中就有1人患有膀胱過動症。此外,孕婦、產後、或是正在經歷更年期的婦女,都是膀胱過動症的高危險族群。
膀胱過動症的患者,容易因此而焦慮、憂鬱、自信心低落,甚至降低工作效率或影響社交,患者也常因為頻尿或尿急而頻繁地跑廁所,無形中為生活增加負擔,不僅會影響到工作表現、家庭互動,甚至可能讓患者放棄外出旅遊的機會。但是多數人不知道的是,其實可以用藥物治療來控制膀胱過動症的惱人症狀。
廖俊厚呼籲,有類似問題的患者,別以為只要忍耐或過了一段時間就會改善,事實上,症狀是不會改變的,建議民眾有類似狀況,應盡速就醫。
推薦文章
-
31歲女泌尿道感染併發症差點送命 「關鍵症狀」還以為是肌肉拉傷
-
吃飽就想睡?恐是血糖失控!《元氣最愛問》專家傳授三大控糖秘訣
-
腎臟出問題連帶影響大腦 「尿液變化」可能是失智症早期信號
-
比動作慢、手抖更麻煩!巴金森氏症「非運動性症狀」3特性,更影響生活品質
-
步態不穩、記憶變差、失禁不一定是失智 恐是常壓性水腦症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