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身 選錯療程適得其反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想要局部塑身,小心選錯療程反傷身體。醫學美容醫師彭溫雅提醒,醫美界有一些舊款纖體雕塑設備,由於在設計與治療上較容易對肌膚造成拉扯,所以可能形成疼痛、瘀青、肌膚底層發炎等狀況,長期按摩甚至會影響肌膚變鬆弛。
醫師指出,現代人偏愛精緻美食,上班後運動量銳減、壓力爆增,身體機能代謝日益下降,身材也逐漸變形。因此越來越多人選擇物理性體雕療程,幫助恢復局部線條,改善橘皮組織問題。現在在各式醫美專業儀器的輔助下,想要維持身材曲線越來越簡單,不過在選擇上一定要謹慎、多作比較。
彭溫雅醫師舉例,目前有一種新式技術可利用飛梭式物理微雕刺激,揉壓深層體內脂肪細胞,並透過刺激身體代謝,加速將液態脂肪排出體外,幫助局部塑身、消除橘皮組織,這項技術詢問度越來越高。
皮膚組織不只是層疊式結構,更由億萬個立體微空泡交錯組成,治療原理主要藉由對網狀微空泡組織產生作用,刺激肌膚底層的纖維母細胞,進而促進增生膠原蛋白、增加彈性纖維數量,除了體雕,也有助活化肌膚細胞。
深層物理刺激治療就像是被動式運動,治療過程需穿上特殊織法的彈性衣來定位脂肪,整個過程少有疼痛感,適用年齡層從二十歲到六十歲。皮膚科陳盈君醫師叮嚀,容易出血、皮膚正在發炎的患者不太適合接受這種物理刺激,想維持均勻體態,最重要的還是要靠營養均衡、規律運動。
患者接受治療前一定要睜大眼睛,多作評估,選擇合格醫師、設備,以減少受傷、出血風險。雖然深層微雕療程進行期間飲食、生活上沒有特別限制,然而每天補充大量水分可幫助新陳代謝、提升整體效果。
推薦文章
-
自己也可以輕鬆做到!專科醫推薦7要點「快速戰勝脂肪肝」
-
長時間搭機腰酸背痛怎麼辦?十年腰突患者教4個動作解放你的腰背
-
🎧|2025癌症論壇/罹患「這種」早期肺癌,癌症復發、轉移風險較高
-
如何煎出酥脆培根?達人揭多數人忽略1步驟:用氣炸鍋前三思
-
國外瘋「倒退走健身法」比快走多燃40%熱量 改善關節炎、提升大腦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