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痛時千萬別去按摩!這部位不好的人較易足底筋膜炎
你曾經腳底痛嗎?在台灣,不論男女,罹患足底筋膜炎的人數大約都是從30、40歲開始節節上升。就醫人數從106年的5萬6688人、107年5萬9657人,到108年的6萬970人,逐年上升,其中男性占43%、女性占57%。
女性患者 暴增情況最明顯
不過,男女性足底筋膜炎好發年齡相當不同。男性患者通常從30歲以上開始變多,30、40、50幾歲的患者都各有四、五千人;70歲以上人數驟減,80歲以上的患者不到五百人。女性患者則是從40幾歲開始暴增到六千多人,50幾歲患者近萬人達最高峰,60幾歲還有8千多人。女性患者人數與男性一樣,在70幾歲驟減,80歲以上只剩數百人。
台大醫院骨科部手足外科主任陳沛裕表示,足底筋膜是由微細的纖維合成,如果經常超負荷,可能重複造成微小撕裂傷,慢性微受傷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症狀,所以會看到不同性別和年齡的發病人數有差異。
腰不好的人 也是高危險群
陳沛裕說,一般人聽到退化,會先聯想到骨關節等硬組織,但其實負擔重的軟組織也會退化發炎。足底筋膜在跟骨的附著點就是容易退化的部位,是典型的痛點。有發炎性關節炎疾病例如類風濕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紅斑性狼瘡、乾燥症的人,也會提高罹患足底筋膜炎的風險。
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中心主任林頌凱表示,臨床上觀察到,腰不好的人也比較容易發生足底筋膜炎,因為核心力量比較差,走路或站立下肢代償較多,常見整個腿後側從上到下都緊繃,很多合併坐骨神經痛,小腿緊繃也是足底筋膜炎的危險因子。
小腿緊繃 筋膜炎常見成因
動晰物理治療所足醫專科物理治療師鄭融表示,不論足弓高或扁或正常,小腿緊繃是足底筋膜炎共通的、最常見的成因。
人每走一步,足部都有三個輪軸要依序轉動,包括跟骨底部的弧形、足踝關節活動度、大腳趾關節,如果其中一個輪軸活動不夠或失能,另外兩個輪軸就要活動更大,壓力也會上升。小腿緊繃會減少足踝關節活動度,大腳趾及跟骨受壓更大,而這兩端剛好都是足底筋膜附著點,拉扯久了自然會發炎。
長者少就醫 並不代表不痛
健保資料中,足底筋膜炎的年長者人數較少,但不代表不會痛。鄭融指出,據統計,65歲以上長者足部疼痛比例高達八成,但是就醫比例沒那麼高,因為長者會有其他危及生命的醫療問題要優先處理,或早已習慣這種不適感。足底脂肪是重要的緩衝,正常成年人有大約14至21毫米的厚度,但隨著年齡漸長,這層脂肪墊會散掉變薄,增加足底壓迫,也會導致壓迫性的足底筋膜炎。
健保資料顯示,足底筋膜炎就醫主要在基層診所,一年超過13萬件,但當中只有大約一萬多件申報照X光或超音波。治療上大部分只做物理治療(一年23萬多次),少數人接受局部類固醇注射,極少數人才嚴重到需要開刀減壓。
腳痛時 千萬不要去按摩
林頌凱表示,體外震波是目前足底筋膜炎治療最有效的療法之一,是非侵入性的治療,可惜目前沒有健保給付,根據實證,健保應該要考慮納入給付。陳沛裕說,體外震波是一種物理因子,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增加局部的生長因子,誘發足底筋膜自行修復,對於慢性長期疼痛的足底筋膜炎患者特別有用。
林頌凱提醒,足底筋膜炎容易診斷,但不容易醫治,因為人天天走路,足底就天天受壓。因此除了靠醫師和治療師的幫忙,病人一定要學習認識自己的腳、找自己適合的鞋子,也要學習放鬆肌肉的技巧,切記不要在腳痛的時候去按摩或走健康步道,正痛的時候就要趕快就醫,在家也可以用溫水泡腳,輕輕按摩小腿。
推薦文章
-
如何照護老寶貝/感謝姊姊付出 細心顧癱瘓母
-
避免沙拉蔬菜太快軟爛掉 大廚分享6訣竅跟剛採下來一樣脆嫩
-
中華隊長陳傑憲被球砸…遇到瘀腫 記得別揉搓
-
夜尿幾次算正常?7招緩解夜尿 睡前少滑手機也有幫助
-
扁平足「穿這1種鞋」恐反釀足底筋膜炎!醫教挑選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