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人工生殖 20年人次增5.3倍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公布「一○六年人工生殖施行結果分析報告」,廿年來接受人工生殖人次逐年增加,截至一○六年底,多達八萬六千多名寶寶以人工生殖方式誕生,受術母親也日趨高齡,其中有二百一十七人年逾五十歲。
國健署統計,廿年來尋求人工生殖求子人次從每年七千多人上升至三萬七千多人,暴增五點三倍,其中逾七成為卅五歲以上。
國泰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賴宗炫表示,治療不孕症的高齡婦女愈來愈多,與晚婚及再婚婦女增加有關,或是有些婦女忙於工作,事業穩定後才發現已過適孕年齡;有人則因為孩子意外過世,雖然高齡,仍來尋求協助。
台中茂盛醫院院長李茂盛指出,三、四年前來求診的婦女大約在卅二歲左右,這一、兩年已飆升到約卅九歲,不孕症求診婦女日漸高齡,也使得過去試管嬰兒嘗試二到三次可成功,現在得花兩倍次數才能順利懷孕生子,人工生殖技術的挑戰也愈來愈大。
尋求人工生殖者增加,李茂盛分析是人工生殖技術提升,注射排卵針次數減少、受孕機會提高及胚胎發育不良顯著降低。此外,試管嬰兒技術可檢測基因,篩除遺傳性疾病,也受家族性遺傳史的夫妻青睞。
李茂盛說,盡早生育還是最好選擇,曾有六十多歲夫妻想做試管嬰兒,得先評估夫妻的經濟與健康,確定孩子成年前能有好的家庭照顧,不然母嬰得冒健康風險,還可能踩到倫理道德灰色地帶。人工生殖技術雖成熟,高齡拚子風險高,建議女性提前規畫凍卵及生育時機,較能順利圓生子夢。
推薦文章
-
花生油使人體慢性發炎危害健康?美國心臟協會揭種子油真相
-
子宮腺肌症大出血!瀕死領悟人生3件事:別把時間耗在不想待的地方
-
減少麩質攝取有益健康?戒掉麩質是不是個好主意?專家解答
-
導致脊椎錯位與神經壓迫 專家警告1睡姿「最有問題」
-
確診血癌只難過半天、抽骨髓抗癌不掉淚,《血.拾人生》演出真實癌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