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輕忽高危險妊娠 該轉診就轉
診所與醫院間轉診是否順暢,引發疑慮。婦產科醫學會發現,有診所為留住產婦,將可預知需額外照護的早產兒先接生、再轉送醫學中心,已提醒會員勿違背轉診原則,並公布「周產期照護轉診計畫書」範本,列出15個高危險妊娠轉診項目,保障新生兒安全。
四季和安婦幼診所院長徐金源表示,現在確實有部分診所因為太過自信或經濟考量,該轉診的不轉診,硬是把產婦留在自己診所生產,甚至還要產家額外自費保溫箱,這對產家不公平,對新生兒更是危險。
徐金源指出,胎兒肺部發展到37周還有5%未成熟,35周以下早產兒更脆弱,多項器官未成熟,可能一出生就需要兒科醫師急救,就算轉診也要找到有保溫箱等特殊裝備的救護車,通常只有設備齊全的大醫院才有。
另外,轉診過程中新生兒很可能出現失溫或缺氧等併發症,研究已證實轉診會增加新生兒死亡率,若預期早產或有其他導致母嬰需密切照護的風險,應建議產婦到有加護病房的大醫院去安胎、生產。
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閔照表示,醫學會鼓勵院所間討論轉診共識,另外,目前國健署給付產檢費用,整個產程僅4、5千元,可理解診所留住產婦而賠錢產檢,為了健保的接生給付,但該轉診就是要轉。適時適地生產省下醫療費用以百萬計。為增加轉診誘因,建議衛福部考慮給予診所共同照護費。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副執行長朱顯光建議,衛福部應以生育事故救濟基金支持婦產科醫學會有更積極作為。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表示,根據分級醫療精神及醫療法規定,若能力及設備不足以因應,依法就應轉診,健保署支持學會推動轉診計畫書,至於是否祭出給付誘因,將參考各國經驗,列入考量。
推薦文章
-
僅出生7天!男嬰染腸病毒釀敗血症亡 疾管署估10月進入流行期
-
「亞洲補快」傅雲慶,救回3歲女孩勝過賺錢價值!將ESG理念從院內向外擴散展現醫療永續決心
-
衛福部預告修正助產機構設置標準 放寬設備規範、不區分「是否接生」
-
獨/「不落實分級醫療的是政府」 台大醫院公告:輕症需持轉診單加號
-
早產兒「小平安」北上第2天 林口長庚更新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