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來後就再也睡不著?專家推薦7個真正有效的入睡方法
深夜輾轉難眠並不罕見,即便是專業的睡眠醫師,也偶爾會在凌晨3點盯著天花板。
那麼,有科學真正支持的助眠方法有哪些?以下是睡眠與神經科學專家們推薦、且具有研究基礎的入睡與再入睡策略。
1.肌肉漸進式放鬆
肌肉漸進式放鬆是臨床心理與睡眠醫學中最常用的放鬆技術之一。作法是從腳趾開始,依序綁緊每一組肌肉約10秒後放鬆,從腳一路做到頭部。
研究證實能:
.降低身心緊繃.減少焦慮
.明顯改善入睡與再入睡能力
若半夜醒來腦袋停不下來,搭配數字倒數也能有效減少思緒。
2.聽故事
睡前閱讀幾頁小說或收聽輕鬆節目,可以平緩腦部活動。
研究指出,穩定、低刺激的語言聲音有助大腦退出警覺模式,並可減少夜間覺醒後的焦慮。
建議避開過度刺激的音樂或與工作相關的內容,以避免讓腦部再次活躍。
3.睡眠限制法
作法是有意將就寢時間延後,使身體累積足夠睡意,幾天後睡眠自然會重新穩定。
這是目前臨床證據最強、效果最持久的失眠治療方式之一。
4.停止強迫自己睡著
如果醒來超過20分鐘仍無法入睡,可起床到昏暗的空間讀一本輕鬆的書,等到真正感到睏再回床睡。
科學證據顯示,這能有效打破床與「焦慮、清醒」之間的負面連結。
5.下午4點到7點運動
運動是改善睡眠最有效的生活習慣之一。研究指出,人體睡前會自然下降核心體溫,而這種降溫是入睡的重要信號。
另外,夜間醒來時不要看時間,避免形成固定時間醒來的條件反射。
6.白噪音
白噪音能提供穩定聲音背景,掩蓋突如其來的環境噪音,對淺眠者或噪音敏感者特別有效。
7.4-7-8 呼吸法
4-7-8 呼吸法屬於緩慢呼吸技巧研究的一部分,已被證明能降低心率、舒緩焦慮及啟動副交感神經。
具體步驟如下:
1.吸氣4秒2.閉氣7秒
3.呼氣8秒
重複4回合,有助於半夜重新入睡。
何時該求助專業?
若一週有3次以上夜間醒來與再入睡困難,並持續超過3個月,可能已屬於慢性失眠,建議諮詢睡眠醫學醫師或心理師。
【資料來源】
.What sleep experts do when they can’t nod off
推薦文章
-
秋天氣溫涼涼正好眠卻還是睡不好覺?專家解釋原因和改善方法
-
家裡地板忍不住一直擦?醫揭「強迫症vs強迫人格」差別在哪?
-
強硬斷網易生焦慮 應有計畫性轉移生活重心
-
研究:晚餐吃核桃 有助提升睡眠品質
-
一打開濾掛咖啡立刻沖熱水?業者曝掛耳包咖啡2個NG行為破壞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