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醫院:長期夜間工作影響健康
現代社會高速運轉,不只白天要工作,晚上也得上工;成大醫院職業傷病防治中心醫師陳證中今天表示,長期夜間工作會對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且會使工作表現較不理想。
陳證中指出,長期夜間工作的適用情形,分為工作日數及工作時數兩種;夜間工作是指在晚上10時至清晨6時間工作,全年度夜間工作時數累積逾700小時,或每月在夜間工作達3小時的日數佔當月工作日的1/2,且全年度有6個月以上。
不少研究顯示,勞工在職場上會因快速輪班而導致的睡眠與疲倦問題,使工作表現較不理想。2014年一篇台灣的個案對照研究發現,睡眠不足6小時的勞工,相較於每日睡眠6小時至9小時的勞工,有3倍的風險罹患冠心病及3.3倍的風險罹患急性心肌梗塞,顯示睡眠不足和心血管疾病是有關聯的。
工作者常見的肌肉骨骼疾病,也和快速輪班有關。2006年一篇大型縱貫性研究發現,班表快速輪班的護理師,相較於無需快速輪班者,發生頸部、肩部或背部肌肉骨骼疾患的機率是1.9倍。
夜班或輪班工作也可能造成消化功能障礙,常見的有胃食道逆流、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及功能性胃腸疾患等;可能和夜班或輪班工作者的飲食習慣、睡眠品質及生理日夜節律等有關。
推薦文章
-
哪種漢堡最不健康、易增癌症風險?麥當勞、漢堡王幾家品牌比一比
-
芽菜可以生吃嗎?營養密度比蔬菜高 芽菜怎麼吃才加分
-
吃對碳水能延壽!營養師揭「優質碳水飲食」幫助健康老去少生病
-
強化骨骼、預防黃斑部病變 羽衣甘藍5大健康益處一次看
-
50歲女乖乖吃藥血壓仍降不了 醫揭關鍵:服用時間不對藥效恐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