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又到了虎年的春節,不管平常日子好不好過,過年了總是要熱鬧一番,遠方的遊子也會想方設法、舟車勞頓返回家鄉,與家人團聚、享受天倫之樂。
除夕依習俗要祭拜祖先、貼春聯,晚上壓軸是全家圍爐團圓聚餐,向長輩拜年、給晚輩壓歲錢,所以過年充滿了傳統倫理、長幼有序的溫馨道德感,氣氛莫不和樂融融。
過去祭拜祖先需準備牲禮、菜餚及蒸炊甜糕、鹹糕及發糕應景食品。現代拜科技文化進步之賜,已摒除傳統殺雞宰豬、做年菜的做法,很多人改採用網購、超商或餐廳、熱炒店訂購年菜,但卻會有品質良莠不齊,新鮮度、熱量及衞生等瑕疵問題。
長久以來,我家過年祭拜用的食物、菜餚,都是到傳統菜市場購買,然後回家自個兒烹煮炒作,絕不假手他人。雖然不是山珍海味,或是多麽「澎湃」,但還是保有色香味俱全的特色,又能兼顧新鮮衞生、可口美味,而且更能滿足全家人的口味,吃起來對健康無負擔,同樣可以享受佳餚美食,足以真正健康、開心地歡喜過新年。
從我孩童時,母親就親力親為DIY做年菜,傳承到內人,二、三十年如一日,目前則由媳婦接手。希望我家這種自做年菜的習俗,能一直傳承下去,在年節逐漸淡化的當下,還保有一份過年年味的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