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陪伴高齡96歲的父親,觀察他的生活起居,學習養生之道。最讓我驚奇的是,每次用餐結束半小時至一小時,他就會上廁所解便,且每次上廁所時間都不長。而我總是帶著書報「培養便意」,但仍為便祕、痔瘡所苦。
父親常喝溫開水,吃完飯後也喜歡喝一些湯,三餐定時定量,多蔬果,即使到了高齡,雖然齒牙動搖,但消化、排泄系統功能始終良好。除非下雨,他每天上下午各一次到附近公園散步,也常糾正我喜歡在廁所中看書報的習慣。
其實,在廁所中看書報不是「培養便意」,而是「培養痔瘡」。醫師說上廁所看書報會分散注意力,本來幾分鐘就可以解決的問題,結果半個多小時還沒解決,會使排泄物長時間堵在肛門口,對血管造成刺激,產生淤血,長時間會導致血液回流不暢、血栓,形成痔瘡。
父親還教我便祕時可按摩腹部,以肚臍為圓心,每三至五秒鐘一圈的速度,順時鐘按摩36圈,再逆時鐘按摩36圈,每天早晚兩次,幫助腸道蠕動。但一定要配合多吃高纖食物及蔬果,三餐定時定量,喝足夠溫開水,更要有運動習慣,就會使腸道健康,遠離便祕與痔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