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滿25歲的我,18歲負笈新竹,之後北漂台北,雖南部老家父母椿萱並茂,平日重養生,但身為子女心裡總是掛念他們。
有健康概念的爸媽,從我念幼稚園開始便帶著我和姊登山,從住家附近的小山丘,一路到南台灣周邊的白賓山、鯉龍山、尾寮山等,都曾留下一家人奮戰的足跡。因為登山養成健壯體格,讓我們姊妹倆在沉重的課業壓力中,比別人有更強的耐力及挑戰力。
已仙逝的祖母因為糖尿病影響健康甚巨,還好爸爸有憂患意識,會準時到診所報到拿藥,媽媽有慢性蕁麻疹,遵從醫囑也控制得很好。
我們姊妹倆一個在歐洲、一個在台北,都離家甚遠,拜科技進步所賜,可以在家庭LINE群組裡互通訊息,「今天做了什麼運動?爸爸有沒有每天量血壓、測血糖?」諸如此類相互提醒的話語常出現,化擔心為關心,讓親情在文字間流串。
我常在周六一早搭乘高鐵和爸媽在中部會合,之後一起挑戰百岳,因為要工作更要休閒,而最棒的是讓山神見證我們一家人活力充沛的一面。
注重飲食、不菸不酒、天冷穿衣、定時健檢,都是生活中需要注意的護心方法,但在我家,團結一心與山為友,同時也顧及到了身心靈的健康與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