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看更多

疾病百科

看更多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養生/ 心理學解密

5%大學生遇困難時會向AI求助 心理師:AI無法取代真實陪伴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今年針對大專學生壓力調查,運用社會情緒學習(SEL),了解學生如何看待壓力。記者翁唯真/攝影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今年針對大專學生壓力調查,運用社會情緒學習(SEL),了解學生如何看待壓力。記者翁唯真/攝影

聽健康

00:00/00:00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針對大專學生壓力調查,其中,有5%社會情緒能力較弱的大學生,當遇到生活適應、環境調適能力等困難時,常會選擇向AI求助。台灣諮商心理學會副理事長王郁茗表示,使用AI傾訴情緒或尋求協助,僅能獲得「部分」的支持,學生仍需務實地突破困境,而心理諮商能給予實質的心理支持。

全聯會針對全台大專院校於2558名大學生於今年4月至9月對進行問卷調查及統計分析,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主任陳柏霖表示,40%的大學生社會情緒能力佳,但這群學生雖傾向低估自身能力,但具備高度的自我覺察與反省力,能在壓力中保持彈性與自我善待。

陳柏霖說,這種「謙虛而自覺」的特質,正是提升社會情緒能力的重要關鍵。然而,仍有5%社會情緒能力較弱的大學生,因為對自己不夠瞭解,在生活適應和調適能力都遇到困難,校園仍需加強針對高風險族群的心理支持與輔導措施。

陳柏霖表示,隨著AI工具興起,部分學生會先以AI聊天機器人進行自我調適,甚至在晤談時主動分享「我有先跟AI聊過」。AI雖可提供初步紓壓功能,但仍需專業心理師介入,建立更安全與有效的心理支持系統。

王郁茗說,AI可以提供某種在情緒支持上面的效果,但是不能取代人的真實接觸,如果一個人長期關在房間裡,只與AI對話而不與人交流,那將失去與真人實際互動的能力。因此在學生使用AI上需要有心理健康自主判斷力,在與AI聊天過程中要如何清楚區分跟諮商概念有落差,並適時判斷AI所給予的回饋。諮商心理師是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情感、理解與同理,目前是AI無法完全模擬的。

陳柏霖說,「壓力心態」像一個轉換器,決定壓力是推力還是阻力,而「自我關懷」能幫助把壓力轉化成成長的力量。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委員李清茵表示,「壓力不是敵人,心態才是關鍵」。

心理健康 心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