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WaCare提供
時間錯亂在失智症患者早期就會出現,比較輕微的簡單提醒就可以順利想起來,隨著記憶力衰退,患者會越來越回到過去的記憶中,漸漸嚴重到節日、季節、年份、甚至是早晚都分不清楚,但透過每天的提醒與適當的訓練,可以延緩惡化的程度。
聯合報與WaCare舉辦系列課程,透過系統性的學習,重新認識失智者的世界,期望能協助失智症家屬及照顧者提升照顧知能,以及維護失智者照顧品質與家屬生活品質。
👉給照顧者家屬更多支持,您需要知道的都在這
▶https://user88696.psee.io/3tp9e3
圖/WaCare提供
● 時間:2022/01/05 (三)● 講師:張自強 職能治療師
● 課題:【如何善用輔助教具進行認知訓練?培養日常規律作息】
目前對於失智症精神行為的治療,藥物治療的效果有限甚至不佳,另一種非藥物治療則有越來越多有效的案例,藉由日常生活中常使用的物品或輔助教具,可以協助患者進行認知訓練。透過自己動手執行,可以促進長輩腦部思考,並延緩退化速度,再搭配規律的作息安排,讓患者有固定的生活型態,也能有效降低照顧者的壓力,
你可以學到//
📍 如何協助長者建立日常規律作息
📍 如何透過活動安排提升長輩認知功能
📍 居家活動安排技巧
● 時間:2022/01/06 (四)
● 講師:黃麗倩 諮商心理師
● 課題:【別老問他「我是誰?」容易讓失智長輩暴走】
過年是家族團聚的場合,帶失智長輩回家時,總是讓家屬心裡七上八下。面對長輩不穩定的情緒,如何能適時轉移注意力,才能快樂過新年?雖然引導長輩分享過去的生命經驗能讓長輩感到開心,但當長輩出現劇烈情緒起伏時,則須適時了解長輩需求。本堂課程將由諮商心理師,傳授年節期間與失智長輩的相處之道。
你可以學到//
📍 年節期間與失智長輩相處技巧
📍 與失智長者有效溝通方式
📍 如何與失智長者建立良好互動
圖/WaCare提供
● 時間:2022/01/12 (三)● 講師:陳玉蘭 營養師
● 課題:【什麼是異食症?失智症長者亂吃該怎麼辦?】
失智患者的症狀中,絕大多數都有進食障礙的問題,除了一般的吞嚥問題之外,食慾與進食行為改變也佔相當高的比例。當面對患者產生異食症狀,無法分辨哪些是可食用的食物時,身為家屬應該要如何因應?本堂課將由專家解析異食症的症狀及可能原因,並教導你應對方式,降低長輩發生危險的機率。
你可以學到//
📍 什麼是異食症?
📍 異食症對長輩健康的影響
📍 如何照顧異食症的失智長輩?
● 時間:2022/01/13 (四)
● 講師:簡均穎 護理師
● 課題:【年節陪伴失智長者,出遊防走失的5大照顧技巧重點】
失智者因為認知功能受損,因此走失風險高,在年節期間,當家人團聚活動多且熱鬧的狀況下,更容易發生走失意外。本堂課程將由護理師教導,在年節期間帶失智長輩回家時應該做的預防,以及注意事項,讓失智長輩也能平安過好年。
你可以學到//
📍 失智者的出遊規劃技巧
📍 帶失智者出遊的注意事項
📍 如何降低失智者出遊走失的風險
圖/WaCare提供
● 時間:2022/01/19 (三)● 講師:陳盈穎 營養師
● 課題:【認識失智長者的健康飲食原則,如何協助安全進食?】
每個階段的失智長者飲食需求都不同,最基本的要求均為攝取多樣化及豐富的營養,若病程已進展到中度或重度,則修正為無脫水狀況或針對末期的營養飲食攝取。每個階段對於營養的需求也都不同,因此,本堂課跟著營養師,針對不同階段病患的飲食選擇給予建議,讓長輩吃的開心,家屬也安心。
你可以學到//
📍 失智者的營養補充建議
📍 失智者的安全飲食原則
📍 如何透過懷舊療法、嗅覺刺激改善長輩營養問題
● 時間:2022/01/20 (四)
● 講師:趙崑陸職能治療師 (小貝老師)
● 課題:【非藥物治療能延緩失智,用懷舊治療幫助安定情緒】
目前失智患者的治療方式分為藥物、心理及護理,雖然疾病為不可逆,但卻可以藉由一些非藥物治療的外在刺激,延緩退化的速度。透過懷舊治療,除了幫助失智長輩找回自信外,也可以透過長輩熟悉的活動活絡手部、眼部功能,並刺激腦部,讓患者的生活又多了一點希望。
你可以學到//
📍 有哪些非藥物輔助療法可以應用於失智者?
📍 懷舊療癒如何延緩失智?
📍 如何透過懷舊療癒照顧失智者?
圖/WaCare提供
● 時間:2022/01/26 (三)● 講師:邱惠鈴 護理師
● 課題:【帶長輩返鄉團聚,「考量精神狀態」應有哪些事前準備】
年節是否帶失智長輩回家,是大多數家屬都感到苦惱的問題。雖然見到熟悉親人會感到愉悅,但仍會有一些導致其他家屬困擾的行為,甚至在年節過後,也會有環境適應產生的情緒起伏問題。本堂課將由護理師告訴你面對年節團聚前,家屬應該要做好的事前準備,讓年節團聚不再是件難事。
你可以學到//
📍 年節期間,失智者常見的精神行為問題
📍 年節團聚,與失智者的相處及應對技巧
● 時間:2022/01/27 (四)
● 講師:張智博 醫師
● 課題:【注意失智長輩的徘徊行為!惱人行為可能是生理引起】
失智患者最常發生地徘徊現象,雖不是每個病患都會有此症狀,但若發生時沒有及時發現或幫助,很容易發生走失意外,因此,若能即時掌握發生此現象的原因,就能早一些準備。本堂課將由醫師解析導致徘迴現象的常見原因有哪些,並告知家屬需準備的物品,一旦長輩不幸走失時,也能適時的受人幫助回家。
你可以學到//
📍 什麼是徘徊行為
📍 導致徘徊行為的常見原因
📍 如何照顧徘徊行為的失智長輩
💡陪您一起照顧失智症患者,udn會員獨享專屬健康影音課程,點此了解更多
▶https://user88696.psee.io/3zh66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