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有多痛? 中國附醫機器人親自評估助醫師診斷
「無時無刻都在痛,有時痛到就快暈厥了」根據統計,罹患癌症的患者,至少三成飽受疼痛所苦,癌症末期則約七成的患者,必須活在慢性疼痛中,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為了妥善瞭解癌症患者的痛楚,引進疼痛機器人,為患者量身評估癌症患者的疼痛指數,幫助醫師對症下藥。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王輝明說,癌症對於患者來說,最可怕的不是化療、放療,而是如影隨形的「疼痛」,像是乳癌、肺癌、消化道癌症的患者,在癌症的進程中,癌細胞會侵蝕到神經。
王輝明說,診間最常見的就屬於大腸癌的患者,腸癌的癌細胞會轉移侵蝕到骨頭,而腸子周邊骨骼組織以骨盆腔、脊椎最為接近,這類的患者往往會痛到連坐都沒辦法坐,躺下去都可能讓他們淚流滿面,行走也會成為困難。
曾有位患者平時在家中是相當嚴肅的長輩,過去就算經歷大小病痛,家人從未見過他面帶痛苦,但罹患癌症後,癌細胞轉移常讓他痛到在家中地上打滾,不吃止痛藥根本沒辦法生活,由於癌症的疼痛嚴重影響生活,最後該名長輩乾脆窩在家中,不願與他人社交,增加退化風險。
王輝明說,過去在診間評斷患者的疼痛指數,都是由護理人員協助,讓患者自行評估1到10分,有些患者見到醫師或是護理人員時,疼痛感好像都會有所消退或是有所增加,使其評斷不那麼客觀,為了增加準確性,院內引進疼痛機器人,由機器人協助患者評估疼痛指數。
王輝明說,該機器人協助評斷疼痛指數後,資料會同步提供給醫師,幫助醫師看診並增加「對症下藥」的準確性,依照患者目前的需求使用對的止痛藥類型,像是有些患者需要快速解決疼痛的藥物,就能依照患者的情形,開立疼痛貼片,能在30秒內發揮作用;目前疼痛機器人已於十一月中旬起,擺設在中國附醫的癌症中心,提供民眾使用,未來也將拓展到有需要的科別門診中。
編輯推薦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骨鬆不是老人專屬病 國人18-39歲2成為骨鬆高風險群
失智症及認知功能障礙十大警訊
肺心為您/兩岸名醫匯集花蓮慈濟 教你護眼與養生
消化系統術後沾黏 機率高達九成
AI照護 拍照知熱量 自駕車 解交通壅塞
去噪失真少 智慧助聽器更好用
監控多合一 居家安全一手掌握
不運動不動腦 腦齡提早老
AI導入高齡潮 醫療照護更聰明
超高齡社會AI論壇:自駕車、情緒和食物辨識 改變生活
超高齡社會AI論壇:智慧床墊與監控 守護銀髮族安全
超高齡社會AI論壇:靠AI修復聽力 智慧助聽器去除噪音
超高齡社會AI論壇:AI導入高齡浪潮 讓醫療照護更聰明
骨鬆論壇/骨鬆篩檢有幾種?請看專家介紹
骨鬆論壇/骨密度檢查 擬列65歲以上健檢項目
骨鬆論壇/只要做對這件事 髖骨骨折機率少三成六
骨鬆論壇/年輕時增加骨密度10% 可延緩骨鬆13年
骨鬆論壇/骨折聯合照顧服務計畫 已有22家醫院推動
癌痛別忍! 抗痛系列專題一
銀光經濟論壇/想像70歲…健康第一高票
銀光經濟論壇/長者有錢有影響力 銀光產業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