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職:烏日林新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
專長: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
日前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目前雖逐漸趨緩,然確診死亡率破5%,高於全球的2%,主要原因是台灣新冠肺炎確診死亡者有高達九成是60歲以上的長者,且依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在2021年6月3日前所公佈的死亡案例,慢性病患者占76%,有高達七成的個案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症、心衰竭),其中又以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最多,各佔44%、36%,而慢性腎病(含洗腎)、慢性肺病(肺阻塞、氣喘等)、癌症及腦血管疾病(含中風)、高血脂、慢性肝病,也是嚴重肺炎高危險群。
烏日林新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胡菁芸醫師說,「肺炎自2016年起,已躍居台灣十大死因的第三位。衛生福利部解釋肺炎死亡人口數高,主要和年紀、共病症多有相關性。在新冠肺炎疫情相對平穩的2020年,共有13,736位國人是因肺炎離世。其中65歲以上民眾,就有12,555人,占全國肺炎死亡人數的91%。2021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受創最深的也是60歲以上的長者。而高血壓、糖尿病控制不好,會影響免疫力,增加肺炎發生率,肺炎帶來全身發炎反應,易誘發相關病症,如:心肌梗塞、中風、酮酸中毒。越是疫情嚴峻,越是要重視血壓、血糖的控制。」
因應疫情,目前健保署也開放視訊、電話問診,病情穩定的民眾,也可以請醫師開立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在減少到醫院看門診的情況下,依然可以好好控制病情,建議有慢性病的民眾,善加利用,還是要注意規則服藥,把病情控制好。千萬別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就忽略了其它重要慢性病的威脅。
胡菁芸醫師提醒,「糖友一旦感染2019新型冠狀病毒,容易併發嚴重肺炎,也可能出現血栓而危及生命,建議如果符合新冠肺炎疫苗的公費施打條件,可以打疫苗,就要趕快去打。若有任何疑問或擔心,可隨時諮詢您的主治醫師。」
而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跟台灣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資料來分析,新冠肺炎跟肺炎鏈球菌肺炎的高危險族群,都是同一群民眾。年長者、有心血管疾病,特別是高血壓、糖尿病,以及慢性腎病(含洗腎)、慢性肺病(肺阻塞、氣喘等)、癌症及腦血管疾病(含中風)、慢性肝病、肥胖,或是脾臟切除等免疫免疫不全的人,建議新冠肺炎疫苗跟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一有疫苗供應時,都要及早施打來增加保護力。至於兩種疫苗施打順序,注射時間需間隔多久,亦可諮詢您的主治醫師。
胡醫師說,「好好控制原本的慢性疾病(吃對、多動、按時服藥)、做好自我防護、疫苗注射、保持正念是安度疫情最重要的保健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