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職:雲基內科部主任、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專長:心律不整、高血壓、心衰竭、狹心症等心臟疾病
2020年以來,全球迎來一波接著一波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確診人數已破億,死亡人數超過300萬人。而美國CDC的研究報告指出,確診新冠肺炎的患者中,以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肺病的病友佔前三大慢性疾病,其中,又以心血管疾病最多,佔32%,相當於每三人中,就約有一人有心血管疾病。
台灣在去年新冠肺炎剛爆發時,也曾一度影響民眾到醫療院所看診、回診的意願。
雲基內科部主任,同時也是心臟內科主治醫師丁革新醫師說,「新冠肺炎疫情剛爆發時,民眾回診率下降,但急症並沒有比較少。當天氣太冷、太熱,溫差大、溼度高,都有可能讓血壓不穩定,而心肌梗塞的發生率也相對提高。因此規律回診,仔細調整心臟用藥很重要。再者,有家族史的患者也要特別小心,我們就遇到過一對父子,本來爸爸有安排了常規的心導管檢查,沒想到是兒子先因心肌梗塞,出現胸痛、不舒服的症狀,而來做緊急心導管手術。」
另外,有位50多歲的男性,因曾發生急性心肌炎導致心臟衰竭,平時有規律服用抗心臟衰竭的藥物,本來心臟衰竭的狀況,控制得還不錯,但他覺得自己還很年輕力壯,沒有打流感、肺炎鏈球菌疫苗。二年前,發生肺炎感染,一連住了兩次院,嚴重到幾乎快插管的程度,自訴差點要見上帝,肺功能也受到很大的影響,連帶也讓心臟功能,再度拉警報。後來在醫師的建議下施打了流感疫苗,以及有免疫記憶的肺炎鏈球菌疫苗加強保護力,這一、兩年心肺狀況控制得很穩定。
肺炎,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三位。在2019年,台灣因肺炎死亡的人數超過15,000人。而根據歐洲心臟學會最新發表囊括近300萬位住院病人的研究,也明確指出接種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可以減少心臟衰竭病友的住院死亡率。
丁革新主任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是曾經心肌梗塞、心臟衰竭,再併發肺炎時,不只肺臟受累,也會增加心肌梗塞、心律不整、心臟衰竭的機會。跟年長者、有糖尿病、腎臟病、癌症、肺阻塞疾病的病友一樣,都是嚴重肺炎的高危險群。平常出入公共場所,建議要勤洗手、戴口罩,就算不到65歲,我們也會建議要施打流感、肺炎鏈球菌疫苗來做好自我的保健。若是因商務需求而必須在新冠疫情期間出國差旅,除了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外,也可與醫師討論是否要施打新冠肺炎疫苗,保護心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