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肺部保健康

胸悶、胸痛是心肌梗塞,還是肺炎?

中山附醫心臟內科蔡青峰主任提醒,「胸痛是心臟急症的重要症狀。但有糖尿病或神經病變時,可能不會有明顯的心絞痛症狀。」
中山附醫心臟內科蔡青峰主任提醒,「胸痛是心臟急症的重要症狀。但有糖尿病或神經病變時,可能不會有明顯的心絞痛症狀。」
圖/蔡青峰醫師 提供

現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任
專長:心律不整、高血壓、心衰竭、心導管介入治療

寒流一波波,清晨不時傳出救護車在街頭急駛而過的鳴笛,事實上根據消防局的統計,近年台灣民眾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OHCA)的人數超過二萬,其中,也包括不少是心因性猝死的個案。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任蔡青峰醫師說,「胸痛是心臟急症的重要症狀。主動脈剝離會有如撕裂般的劇痛。而心肌梗塞時,大部份民眾也會有激烈的前胸痛,像是石頭壓著、或是被石頭重擊,常會合併有全身冒冷汗、頭暈、目眩、喘不過氣來,有時會持續到半個小時以上。但要注意的是若有糖尿病或神經病變時,心絞痛可能不會有那麼明顯的疼痛症狀。如果是胸悶、呼吸困難比較喘,同時有發燒、咳嗽、有痰,也有可能是肺炎,可透過詳細問診,運用心電圖、胸部X光片、抽血檢驗等檢查做鑑別診斷。」

蔡青峰主任提醒,「心臟血管跟肺臟呼吸系統疾病會互相影響,有時就像難兄難弟,心肺的問題混在一起。先是急性心肌梗塞,造成心臟功能受損,併發急性肺水腫,患者喘不過氣來、呼吸困難,有生命危險,必須馬上插管使用呼吸器,再馬上推去做緊急心導管、把血管打通來處理心臟問題。而慢性肺病如肺阻塞、支氣管擴張,也會造成肺心症,加重心臟負擔造成右心衰竭。」

一旦心臟功能受損,無法打出足夠的含氧血來供應身體代謝所需就是心衰竭。在台灣最常見造成心衰竭的原因,包括有高血壓、糖尿病、心律不整,例如:心房顫動、缺血性或瓣膜性心臟病等等。當心衰竭時,可能會出現FACES的五大症狀,包括疲倦無力(Fatigue)、活動被限制(Activities limited)、肺充血(Chest congestion)、 水腫(Edema)、 呼吸困難(Shortness of breath)。

而根據歐洲心臟病學會最新發表的大型研究指出,接種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可以減少心衰竭病友的死亡率。

蔡主任說,「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的心衰竭照護團隊,有醫師、專任個管師、營養師、藥師、心肺復健團隊一起來守護病友的健康。在我們的醫病共享決策中,其中有一項就是選定具免疫記憶的肺炎鏈球菌疫苗,鼓勵施打來減少心衰竭病友,因急性呼吸道感染反覆住院,避免心臟功能受到再一次的損傷,看到這個研究報告証實對減少心衰竭的住院跟死亡確實很有幫忙,可見推廣接種選定肺炎鏈球菌疫苗來加強對心衰竭病友的保護,是對的方向。」

在秋冬流感季節,溫差大,易造成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心血管不穩定。除了要準備急用藥物,平常也要做好保暖,血壓、血糖要好好控制。若是年長者、糖尿病、慢性腎病,或是有高血壓、心律不整、心臟瓣膜等心血管疾病,也都可與主治醫師討論是否合適要接種流感及肺炎鏈球菌疫苗。

若發現血壓不穩定,或出現胸悶、胸痛的不適症狀,應以病情為重,宜及早回診,千萬別因為擔心疫情,就一忍再忍。

課程推薦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