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職:恩主公醫院兒科加護病房主任、小兒科主治醫師
專長:小兒科、早產兒追蹤及照護、新生兒科
妳知道嗎?台灣每十個新生兒中,就約一個是早產兒。這些提早出生的巴掌仙子們,如果出生的週數太小,就算用早產兒的矯正年齡去算,也往往沒辦法趕上足月嬰兒的體重。同時,也會因為過早出生,而可能有肺部不夠成熟的狀況。
恩主公醫院兒科加護病房主任、小兒科主治醫師許登欽醫師說,「早產兒在出生後的一個月後,若還無法脫離氧氣會有類似成人肺阻塞的慢性肺病(Chronic Lung Disease,簡稱 CLD),可能會需要持續的拍痰、氧氣治療。既然早產兒的肺臟是這麼的脆弱,更沒有本錢再感染了,等到可以準備出院,就要在出院前,先做好要跟外界接觸的準備。出院後要開始追趕要施打的疫苗,把需要種接的疫苗按時接種。
「為了預防嚴重的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除了公費的二月、四月、十二個月這三劑肺炎鏈球菌疫苗外,也會建議早產兒在出生六個月時,自費多打一支肺炎鏈球菌疫苗,得到比較完整的保護。」
許主任說,「以前,還沒有兒童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時代,在臨床上會碰到肺炎鏈球菌的腦膜炎,肺膿瘍,或敗血症。只要一發生在孩子身上,治療上超級棘手,常會留下嚴重後遺症。所以定期接受疫苗注射,對兒童的健康保護,真的非常重要。」
而今年因為流感的問題疫苗新聞,曾有蠻多家長一度不想讓家裡的心肝寶貝施打流感疫苗。事實上,越是少人打疫苗,因缺乏群體保護的效果,越是要小心疫情的發燒。若家中有人出現類流感的症狀,建議做好自我隔離,儘速就醫,以減少傳染給嬰幼兒的機會。
對早產兒脆弱的肺部而言,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及流感疫苗是很重要的保護措施,家長一定要記得帶孩子接受疫苗注射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