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蟑螂會引起食物中毒嗎,會傳播疾病嗎?醫指出它最大的危害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名人/ 黃達夫

黃達夫/多用心、多動腦 建立醫病關係

黃達夫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董事兼院長

【聯合報╱黃達夫】

舉世聞名的神經學泰斗,醫學哲學作家奧立佛.薩克斯(Oliver Sacks)說,《慢療》(God’s Hotel:A Doctor, a Hospital, and a Pilgrimage to the Heart of Medicine)是一本極重要的書,它指出現代醫療根本的問題,是一本人人必讀的好書,個人深有同感。

個人50年行醫的歷程,見證了醫療科技的突飛猛進。近年來資訊科技的發展、大數據的搜尋及分析技術的創新、與基因體的研究,毫無疑問的,即將為世界帶來個人化精確醫療的未來,使醫療更貼切更有效。確是一件非常令人振奮的事。

然而,在創新科技不斷地帶動醫療進步的過程中,醫療費用也加速地上升,當醫療費用倍數增長時,「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就變成20世紀後期醫院管理的顯學,而逐漸迷失了醫療的本質。

了解病情 有效益醫療

就在這時,《慢療》作者史薇特醫師提出了「反效率的效益」(The efficiency of inefficiency)的觀點,並以真實的故事闡述,花時間去了解病人與病情,看起來似乎是很沒有效率,其實是最有效益的醫療。

史薇特醫師指出,過去20多年在美國,因為效率與利潤的考量,醫師看診的時間不斷地被壓縮,平均大約只剩下10分鐘,其中有3分鐘時間花在處理電子病歷,結果與病人溝通與檢查病人的時間只剩下7分鐘,雖然絕大部分的醫師,真心想多了解病人,但是,等病人爬上診察台時,就只剩下4分鐘了。

病人需求 以慢療掌握

此問題在台灣更為嚴重,多半連身體檢查都省略了。因此,史薇特醫師在此書中所說的「慢療」,就是強調要花時間與病人建立親密的關係。此關係一旦建立,醫師才能掌握病人真正的需求,進而提供病人最適切的醫療照護,結果就會好。病人滿意,醫師也有成就感,這種療癒的關係是互惠互利的。

她又說,當容許醫師有足夠時間去照顧病人時,醫師就能夠好好發揮在醫學院所學到的知識與技術,以及在住院醫師訓練時所養成,詳實詢問病史、周延的身體檢查、耐心與病人家屬溝通、仔細研讀病歷、與其他醫師討論病人的病情、為病人找尋資源等基本功,她認為這才是醫師工作的本質。當醫師花了時間去走過這樣的標準作業程序後,就會完全了解病人身心靈的需求而感到得心應手。

詳問病史 做完整檢查

作者的心聲引起我巨大的共鳴,我一直很慶幸自己,是在1960年代完成我的醫學訓練。在那個時代還沒有SONO、CT、MRI、PET等高科技儀器。所以,醫師做診斷的主要依據,就是病史與身體檢查。我們就養成詢問詳實病史、做完整身體檢查並花時間推理、深思的習慣。進入高科技的時代後,我們就能善用而不濫用高科技,結果,不但診斷更正確,還能夠節省很多醫療資源。

醫療科技 善用不濫用

所以,近年來,我一直很認同管理策略大師麥克.波特(Michael Porter)提倡把創造價值當做首要目標的醫院管理新策略。雖然,史薇特醫師是從臨床醫師角度與自己親身經驗體認到「反效率的效益」的理念,波特教授則以管理學角度提出為病人追求最高價值,就能夠達到用最低成本獲得最佳結果的醫院經營理論。

到頭來,科技只是工具,資訊只是數據,何況人不是機器,而是有情緒、有思想、有感覺、有自我修復力的有機體。如果醫師花多一點的時間與病人建立關係,多用心、多動腦,而不盲目地濫用高科技檢驗及輕易用藥,就能提供既經濟又有效的醫療。

(本文作者黃達夫為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