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醫療不斷鏈 醫養合一是解方
超高齡社會近在眼前,長照成為近年最重要關鍵字,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說,長照目標是恢復人的生活品質與尊嚴,天成醫療體系董事長張育美指出,醫養合一讓長照和醫療環環相扣,是維持服務不斷鏈的重要解方。
本報健康事業部與天成醫療體系舉辦「長照有議見」專家會議,由張育美和陳亮恭解讀長照政策,分享醫養合一的服務優勢,共同為老後找出路。
張育美指出,台灣高齡化速度超英趕美,國人想在家照顧失能、失智長輩,但面臨專業不足且難以兼顧工作的困境,照顧壓力無法負荷時,即可能出現長照悲歌。
剖析長照現況,陳亮恭指出目前不同照顧方式得到的補助不同,居家、社區長照,照顧等級高者,每月有四萬多元補助,但長照機構住民,一個月只補助五千元。陳亮恭指出,這使最需長照的家庭反而得不到幫助,政府應珍惜國人重孝道美德,提供家庭支持,讓照顧不斷鏈,對高齡台灣才是全贏。
張育美的母親失智長期進出醫院,讓她起心動念將醫養結合,把「5G」,即居家醫療、居家護理、居家復健、居家藥事和居家服務(五居)送到家。她打造醫院等級日照中心與護理之家,讓居家、社區、住宿服務一條鞭,並讓醫療提供後援。
「照護模式提供多元選擇,才符合長照家庭需求。」張育美以社區式照顧的日照中心為例,她上午送母親過去、傍晚接回,雖然母親起初不愛去「上班」,但半年後變得開朗愛唱歌,假日也吵著去。
長照財源選擇保險或稅收制,陳亮恭認為制度遠比財源重要,長照應考量社會公平及照顧缺口,國際上有健保的國家,如日本、韓國,也循健保推出長照保險;但英國北歐等公醫制國家多以稅收支應。台灣可發展創新長照制度,重點仍是找出未被納入長照安全網的民眾。
張育美指出,台灣失能人口八十萬人,需住宿型機構照顧約二成,即十六萬人,但現在住宿型機構約十萬五千床,還短缺五萬五千床,這些住民最需專業照顧。目前天晟照顧的失能個案約二千多人,一年提供服務約兩萬多人次,天晟醫院導入智慧醫療與AI智慧長照,減少人力依賴、降低負擔。
陳亮恭說,長照目標是恢復生活品質和尊嚴,涵蓋預防保健、疾病醫療及生活照顧,照顧策略需有一系列規畫。特別是失能失智患者的疾病複雜度高,住院發生併發症死亡風險也高,更應有不斷鏈的照顧策略。
推薦閱讀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長照特別扣除需用過一次長照?長照司:看巴氏量表即可
張慶光/做好準備 不留遺憾
不再讓進食變成痛苦的事 專家教你可順利餵食高齡者的技巧
找回吃的幸福感 營養師伴媽媽練吞嚥2年
健保擬提高給付 助長輩拔除「象鼻」
7旬阿公撫養2名罕病孫「我老了,他們怎辦?」
「奶奶,你先睡,你兒子明天就來...」一個長照照護員心疼的謊言
用餐後總是不停咳嗽?「嗆咳」是吞嚥力衰退重要訊號
舌頭上白白代表咀嚼有問題?咀嚼力差的人有這些特徵
阿嬤浴後安詳離世 她至今難忘
到宅沐浴 薪情差、常職災 服務員難留
拿藥不吃、自我診斷… 別當醫師眼中的NG病人
找到「好醫師」看病不容易?專家建議可從兩方面著手
一進醫院命就沒了?醫師破解為什麼爸媽不想看病原因
名醫一定能很快找出病因?醫師坦言:「看病畢竟不是算命」
上了年紀身高「倒勼」正常?醫師:比年輕時矮3公分要警覺
長照家庭聘移工 僅一成一知道可使用長照2.0資源
日照中心伸援 唐寶寶走出保護傘
長照之愛,不孤單
落實長照 陳時中:村里長扮演關鍵角色
「照顧家人筋疲力盡」7旬婦勒死公婆丈夫三人
無法用手比出這個形狀?日名醫:就有可能是失智症
長照悲歌…老婦想解脫活活打死丈夫 兒女泣訴求輕判
搶第一個洗澡非常危險?高齡醫學專家告訴你問題在哪
只靠家人拿處方…慢性病失控
長照到家…全台僅招到270醫
醫養合一/長照制度 應首重資源無縫接軌
醫養合一/大健康4.0 科學長照更有效率
長期臥床便祕 亂用藥恐更糟
張慶光/年齡,真的不是問題
猜你喜歡
兒科界「天使醫師」葉勝雄過世!享年42歲...臉書14字惹哭網友
有效改善血液黏稠 一天中3個時間記得要喝水
不菸不酒無心臟病史…台南壯年員警猝死 留下一對求學子女
海帶為什麼要打一個結?營養師揭露2原因
台大醫院新竹生醫園區分院16日開幕 初期有這7科
兒涉殺警入獄 女星罹癌養生一年狂甩28公斤
「艋舺」資深男星侯傑過世 失智曾沒穿褲流落街頭
傳罹患急性白血病 球評潘忠韋:積極面對
「自然療法大師」51歲身亡 看看風靡的養生法有多雷
翁家明演植物人躺20年秒醒 還能上街趴趴走
他秉持「過午不食」5年不吃晚餐 胃裡爛的一塌糊塗
冷天來杯咖啡讓身體熱起來?學者:反而不利保暖
住高樓幽靜噪音少?實測結果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玫瑰洗髮精好香,竟恐含塑化劑!台大化工博士:看懂2認證,避免洗出環境荷爾蒙
長蝨子是因為身體不乾淨?專家:即使乾淨一樣爬上身
運動防護、延緩失能 物理職能治療明年可望直接服務
進急診室小心4大地雷!2大謊言絕不能說...
第二階段公費流感疫苗今開打 聯醫:兩種情況不適合打
頂級貨色組成僅31元!雲林營養午餐讓台北上班族掉淚
官員涉威脅學生 國健署:記大過調離主管職並法辦
親人握住病人的手 減痛效果跟止痛藥一樣強
14組致命混搭藥健保示警 灰指甲藥、贊安諾不可同時吃
未來罹患癌症風險可能增7倍!研究揭這些患者有隱憂
偏頭痛發作 為何吐一吐就好了?
定期全身健檢無法減少死亡率?醫師4點詳盡分析
蹲式馬桶和坐式馬桶哪個髒?看完這個實驗就懂了
健檢報告有看沒懂?這樣看懂你的糞便檢查報告寫什麼
保溫瓶裝什麼飲料都可以?掌握6重點使用才安全
女子腹劇痛送醫 褲子剛脫下…嬰兒頭從雙腿間鑽出
Line瘋傳「醫管局」籲喝水預防流感 衛福部急澄清
公費流感疫苗第二階段8日開打 聯醫5院區加開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