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老人照護

心理建設/別急別氣 他真的不是故意

元氣周報

【元氣周報/記者彭芸芳/報導】

案例一:李先生65歲自公務機關退休,他一向是親友同事公認的好好先生,與太太同住,兒子每到假日就會回家探望兩老,但3年後,他開始出現記憶力變差、忘東忘西、重複問話的情形,起初家人以為是年紀大了,難免有點健忘,不以為意。

這樣過了一年,李先生開始四處藏重要東西,包括存摺、金子等,事後卻忘記藏哪,有時早上叫太太準備晚餐,晚上卻要吃早餐,且變得不愛衛生,常常不洗澡。

最近李先生藏東西的問題更加惡化,找不到東西就懷疑是兒子回來時趁機偷竊,也懷疑太太跟兒子串通要偷他的退休俸。等兒子一回家就興師問罪、大發脾氣,甚至氣得拿棍子打人,早已不是當年的好好先生,家屬傷心不已。

案例二:「下班啦!」「對啊!」「下班啦!」「對啊!」「下班啦!」…「???!」,隔壁72歲的張太太每天都重複這樣的問話,她的兒子任何時候從她眼前經過,她都以為他剛下班,家人覺得困擾不已,懷疑她失去判斷能力,小孫子也因此羞於帶同學回家玩。

失智前兆 不斷重複的動作

署立新竹醫院神經科主任葉伯壽提醒民眾,如果家中長者有重複不斷說一件事,或是不停翻箱倒櫃尋找東西,表示丟掉金錢、健保卡、身分證等物,甚至懷疑家中某人偷他的錢或衣服,這都是失智症的前兆,不可掉以輕心。

依據世界各國研究的推估,60-65歲以上有5-10%的罹患率;70-75歲以上有15-20%的罹患率;80歲以上則有30%的罹患率。

脾氣變差 焦慮遊走睡不著

失智症的初期可能只是輕微的忘東忘西,說話前後不太連貫,且會重複某些字眼或動作。逐漸的,記憶力的減退愈來愈嚴重,在判斷能力、抽象思考、計算能力上均會有障礙;走出家門會迷路,個性也會改變,原來脾氣很好的人,變得愛發脾氣;約一半的病患還有妄想、幻想、焦慮、遊走、睡眠障礙、憂鬱或暴力等精神異常的行為。

妄想發作 不要對他發脾氣

署立新竹醫院精神科醫師詹仁輝表示,了解失智症的早期症狀,可以即時就醫。家屬如被疑心偷東西、想下毒等,先不要發脾氣,也別以為這只是妄想症,因為50%以上的失智患者會出現被偷妄想,當找不到東西時,就更堅定認為是被偷,藏得更緊,如果與他反駁,可能造成他更大的反彈,甚至出現攻擊行為。有的病患則懷疑配偶有外遇,或懷疑有壞人要闖入家裡。

署立新竹醫院神經科醫師周秉箴呼籲,家中長輩如有類似症狀,不要覺得不好意思而忌諱就醫,及早找出病因、及早治療,才可並重拾親情。

【2010/05/09 元氣周報】

失智 焦慮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