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米酵菌酸有多毒?全面性細胞死亡,最快一天內發病致死!衛福部關鍵4大QA教你自保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兒科

孩子懼怕某些事物…總哭鬧不止 該怎辦?

  插圖何惠華
插圖何惠華

【聯合報╱記者王涵秋專題報導】

怕黑怕打雷 恐懼喊著不要

兩歲半的小筠,平常是個活潑的孩子,也很喜歡和鄰居小朋友一起玩耍,但只要一關燈或聽到雷聲,就會開始大哭,嘴巴直喊著「不要、不要」,有時候甚至還會驚聲尖叫,總要媽媽安撫她好一陣子,才會停下來。

小筠的爸媽平常忙著上班,沒辦法隨時在旁照顧她,今年開始讓小筠就讀幼幼班,沒想到前一刻她還和同學玩得不亦樂乎,只要發現媽媽離開視線,她便哭鬧不止,晚上甚至還經常做噩夢,童言童語哭著說「媽媽不見了」。

不管媽媽怎麼安慰,還是無法減少小筠怕黑、擔心大人不要她的恐懼。

別再嚇孩子 找出害怕原因

親子作家陳安儀表示,怕黑、怕巨響是生物的本能,就算是大人,也有害怕的時候。

當發現孩子對某些事物有特別的恐懼感發生時,家長除了安撫之外,也應該試著了解孩子過去是否曾有不好的經驗?比如某次打雷的時候,剛好沒有人在身邊,或曾經被其他小朋友嚇過。

陳安儀說,千萬不要在第一時間嚇阻孩子說「這有什麼好怕的?怎麼這麼膽小?」這樣的話,反而容易強化孩子心裡的恐懼因素,越容易哭鬧。

陳安儀建議,當孩子因為恐懼而情緒失控時,父母應該先將他帶到安靜的地方,輕拍孩子的肩膀,先讓他產生安心感,耐心聽孩子說話,找出讓他害怕的原因。

如果父母在管教孩子時,有一方較嚴格、一方較寬鬆的「分工」,此時應暫時調整成一致的步調,避免把孩子恐懼的事物當成了處罰方式。

陳安儀舉例,有些爸媽會利用孩子怕黑的心態,只要孩子犯錯,就將他關到漆黑的廁所裡,或者嚇他「不乖的話,有巫婆、大野狼會把你抓走」,這會使孩子不易擺脫恐懼。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秘書長李雅菁表示,孩子轉換到陌生環境時,易產生「分離焦慮症」,尤其四歲以下的孩子最為嚴重,這時候如果要送孩子到學校,家長可先陪孩子一起上課,慢慢訓練他們獨立,也可以和老師溝通,在適當時候讓孩子與爸媽通個電話,來降低他們的恐懼感,通常一周以內就可以改善。

李雅菁指出,如果孩子的恐懼感來自打雷、黑暗或者昆蟲,除了向孩子解釋為什麼會有天黑、雷聲等自然現象,也可以藉由互動、陪伴的方式,比如在天黑的時候,一起到戶外探險,讓孩子在安定的情況下探索害怕的根源,自然而然就能克服心理上的恐懼。

父母可以這樣做/
孩子懼怕/抱緊孩子 讓她知道有人陪

【聯合報╱本報訊】

當小筠怕黑、怕雷聲時,陳安儀建議爸媽可以先抱緊她,先穩定孩子的情緒,讓她知道有人陪著她。平時則可以透過繪本、說故事的方式告訴小筠,這些讓她害怕的因素背後,都是正常的現象。

比如可以告訴小筠,因為太陽公公躲起來睡覺,天才會變黑,所以我們睡覺時也要像它一樣,把燈關掉,鑽進被子裡;森林裡的獅子和老虎雖然很兇、力氣很大,但聽到打雷聲也會害怕,不過牠們的爸爸媽媽都會在旁邊陪伴,也不會因為打雷就被怪獸吃掉,所以小筠也要像牠們一樣勇敢。

如果小筠上學時,因看不到爸媽而哭鬧,陳安儀說,家長可以在出門前,拿一樣小筠平常熟悉的物品給她當「護身符」,比如玩偶、被子、手帕或和爸媽有關的物品,接著再告訴小筠,只要她想媽媽、或害怕了,對著護身符說話,媽媽就會聽見,就像陪在小筠身邊一樣。

或者可以和小筠說,在她上課的時候,媽媽會和她玩躲貓貓的遊戲,等到電視上開始播放某部卡通時,媽媽就會出現接她回家。

焦慮症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