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長期身體不適,就醫檢查卻一直沒病? 當心恐是「這問題」引起,1表快速檢測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養生/ 家庭婚姻

孩子為何變小皇帝?教育關鍵在心理

野人文化

【摘自《我們的孩子為什麼變成小皇帝:暢銷100萬冊的教育經典》,麥可.溫特霍夫 著,王泰智、沈惠珠 譯,野人出版】

幼稚園和學校的教育理念、教學計畫、授課形式,以及家庭的日常教育只有適合孩子的年齡,並與其心理發展水準相符時,才能有效促使孩子步入正軌。然而這個觀點卻不被現今擔負教育使命的大多數人所認同。

他們始終以為,心靈應該要順其自然或是自動發展起來的。心理上的不良發展被視為受到外界影響後的病態呈現,大多數情況下,可以透過心理分析和消除根源來恢復正常,但我們幾乎未從心理成熟的角度觀察,青少年表現出來的錯誤行為。沒有人想到,不論是小事,如拒絕做家事,甚至偷盜或暴力等行為偏差,從心理成熟的角度更容易解決,而不是單純以社會影響的模式去詮釋問題。

在現行的教育機制下,二○○六年曾發生一件舉國震驚的案件。

二○○六年十一月,明斯特蘭地區的無名小城埃姆斯德滕岀現在報刊的頭條新聞。可惜的是,這則新聞與這擁有三萬五千名居民的城鎮如何發展無關,而是令人震驚的消息:當地紹爾姊妹中學的一名學生企圖瘋狂地殺死校內師生,結果導致十一人受傷。不幸中的大幸是,唯一的死者是凶手自己——一個年僅十八歲、性格孤僻、情緒無常的電腦遊戲狂。

近年來,我們經常聽到類似報導,這只是冰山一角,其發展趨勢無人能夠做出正確估計。如果你認識教師、幼教人員或其他教育界人士,就會了解時下青少年對前途的種種失望和抱怨。

這似乎已經成為主流價值和標準答案。而且,大多數的「問題青少年」都生長在健康正常的家庭,因此不能用「失真的童年」、「破碎的家庭」或者「不良的社會環境」等老調來解釋。

愈來愈多這樣的孩子從出生起就備受父母疼愛。他們的父母接受了一切善意的教育建議,並把新式教育在他們身上付諸實踐,埃姆斯德滕的那位少年犯也不例外。據了解,他來自一個正常的家庭,是個好學生,雖然性格有些孤僻,但絕不是天生的殺人凶手。

過去,這種現象往往成為教育界爭論的主題,受到攻擊的是所謂六八後 的一代。這一代人處境困難、經歷特殊,企圖在情感上掙脫教育和紀律的枷鎖,並以此作為道德標準。他們反對權威式教育政策,甚至徹底藐視權威概念,很長一段時間,這成為教育界的共識。父母也更重視「放長線」策略,以防止教育的悲劇在孩子身上重演。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