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已婚女兒回家掃墓會帶衰娘家?爸:還會分掉娘家福分!命理師曝「化解方法」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養生/ 家庭婚姻

再累都要陪伴 兒科專家的教養術

此為親子示意圖。圖/ingimage
此為親子示意圖。圖/ingimage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腸胃科主任陳偉燾有3名寶貝女兒,喜歡黏爸爸勝過黏同學,買衣服、換大頭照都要問爸爸意見,每日都要親親抱抱,親子互動是全科楷模。

「想跟高中的女兒講講話,但她放學回家就關在房間裡,只有同桌吃飯才短暫有互動......」,這樣的情況在不少家有叛逆期孩子的家庭中絕不罕見,也讓很多爸媽手足無措,不知道怎麼跟青春期的孩子相處。

陳偉燾和3名女兒相處模式,常讓馬偕兒醫的醫師們羨慕不已。每次員工旅遊,陳偉燾總是帶著老婆、小孩出動,而且全家會穿家族服、戴一樣的帽子,最近還想要買全家鞋。

不只從外表追求「全家一致」,相處細節也是「父女同心」。3名女兒都正值青春,但不愛和朋友逛街、聚會,每天晚上一定回家吃飯,買衣服也要拍照傳給爸爸「評價」,換臉書大頭照也會先傳到家庭群組詢問大家意見。就算每天在家裡都會見面,也時時煲「電話粥」,大小瑣事都會跟爸媽分享。

在台北醫學大學念大四的陳芷柔說,一般大學生都會想跟朋友出去逛街、吃飯甚至「夜衝」,但她嘗試過一次夜唱,只唱兩首歌就睡著,寧願每天晚上回家陪爸媽吃飯、聊天。

陳芷柔說,和家人之間完全沒有秘密,就連喜歡哪個男生都可以跟爸爸分享。還記得小時候曾跟爸爸說過,欣賞某一個男生;爸爸認真想了一下後才說,認識男生要考量優生學,完全從醫生角度設想女兒的情事。

小孩願意和爸媽無話不談,關鍵還是家長態度。陳芷柔說,爸媽從以前開始就會跟她們分享生活的事情,也會聊他們以前談戀愛的故事,小孩也會願意跟大人分享生活上大小的事情,有些同學也會很羨慕她們和爸爸的相處模式。

陳偉燾說,當醫師很忙,有時候回家就累了想休息,但他還是會撐著疲累,陪小孩寫功課或看電視;有時候真的太累,他也會不小心陪到睡著,但至少陪在她們身邊。

他表示,有時候真的累了、想睡了,他也一定會跟孩子說「我先去睡囉」,而不是一句都不說就自顧自做自己的事情;有時候孩子分享事情,也會認真傾聽,給予回應,而不是敷衍以對,讓孩子覺得「跟大人講話也沒意思」,也從這些生活細節影響孩子,凡事要溝通、要尊重別人。

平常照顧小兒健康,陳偉燾觀察到,台灣家長常忽略孩子的感受,孩子到診間,明明身體不舒服,家長會搶著「代言」,而不是鼓勵孩子把感受講出來。

陳芷柔未來想從事跟醫學相關的職業,小女兒陳芷晴想當記者;談到孩子的志趣,陳偉燾說,家長除了陪孩子,也要學習放手,「孩子的人生是孩子要過」,他不會干涉孩子的選擇,只建議她們,不管什麼職業,都要能幫助到人、對社會有貢獻。

採訪的時候,陳家3姊妹和爸爸不時眼神交會,採訪結束,女孩們迫不及待親暱地靠在爸爸身邊,順爸爸的頭髮、幫爸爸整理襯衫的領口,拍照時也自然地勾著爸爸的手臂。

陳偉燾和孩子有很多肢體的接觸,抱抱、親親是每日必須;孩子們遠遠地看到爸爸,常常都是飛撲擁抱,也會坐在爸爸的腿上談心,孩子們小時候也都是爸爸幫忙洗澡。

陳偉燾說,肢體的接觸也是從小養成的習慣,習慣就會成自然,不會覺得怪或難為情。爸媽如果希望和小孩拉近距離,要從孩子小的時候就花心思、時間,養成習慣就不怕孩子長大疏離。

親子 青春期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