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改變且常忘東忘西 失智症恐悄然襲身
根據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委託研究,並於2017年公布台灣失智症現況調查,失智症的盛行率約為8%,推估台灣失智症人口約26萬人。失智症是種疾病,並非正常的老化現象,一旦出現經常忘東忘西、情緒容易轉變、言語表達能力出問題、經常迷路,甚至產生妄想、憂鬱等情形,恐怕就要懷疑失智症是否已悄然上身。
失智症大致可分為退化性及血管性兩類。退化性常見病症有阿茲海默症、額顳葉型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其中,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失智症,患者將出現記憶力衰退,對人物、時間、地點的辨認有障礙,已故美國前總統雷根生前就罹患阿茲海默症;血管性失智症則是因腦中風或腦血管病變,造成腦部血液循環不良,使得腦細胞死亡而造成智力減退。
秀傳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邱百誼表示,失智症致病原因,是腦細胞因爲不同原因導致病變與壞死,例如腦部有變性蛋白質沉積、中風、外傷等。另外,腦細胞之間有密密麻麻的神經連結以傳遞訊息,一旦出現各種病變,或者細胞本身的退化,也會造成神經連結斷裂。此外,腦部神經傳導物質減少製造或是運送,也可能造成腦部失智。
邱百誼主任臨床經驗豐富,他分析秀傳醫療體系登錄的上萬名患者發現,失智症好發於65歲以上老人,50%左右患者屬於阿茲海默症,以認知與記憶力衰退等症狀為主,但血管性失智症與路易氏體失智症的患者也不少,大約各10%-20%。僅有不到5%的患者是在65歲以下,年輕患者中又以阿茲海默症與額顳葉型失智症較多。如果碰到失智症的一些典型前兆症狀,像是經常忘東忘西、重複地講或問同一件事、患病後沒辦法學習新事物、日常生活依賴性強,或者不願與人互動、失去同理心等,就要趕快進一步診斷與治療。
邱百誼指出,失智症大多數屬於不可逆的退化疾病,患者無法恢復到正常情況,只能延緩病程。常用藥物包括愛憶欣(Aricept)、憶思能(Exelon)、利憶靈(Reminyl)、憶必佳(Ebixa)與威智(Witgen)等,都有延緩效果,但之後退化的情況還是會持續,可以透過調整劑量、合併藥物使用等方式繼續延緩。一般來說,如果家屬有妥善照顧,加上早期發現就定期服藥,通常症狀從開始到嚴重,最後死亡,大約能拉長至8到12年。
不過,邱百誼提醒,罹患失智症時會產生情緒與精神變化,這時候盡量使用非藥物治療,例如轉移注意力等,要盡量避免給予抗精神藥物,畢竟失智症患者大多數是老人,與一般思覺失調症等精神疾病情況不同,一旦服用抗精神藥物,可能會讓認知與動作障礙退化更快、嗜睡,甚至更容易感染、死亡,這些都是常見且危險的副作用。
秀傳醫院提供針對失智症的治療,院內也設有失智共照中心與據點,每週一到五均有提供延緩失智的課程或活動,邀請專家與護理師來授課,和患者互動等,提供家屬們非藥物的照護技巧。
邱百誼表示,面對失智症患者,可以幫忙做筆記,記下患者擺放東西的地方,降低焦慮便能讓患者情緒較穩定,另外,也應適時帶患者出門散步,不要窩在家,冰箱內也不要放生冷的食物,以免患者拿起來食用。至於如何避免失智症發生,透過閱讀、看報等動腦思考,或者常跟別人互動,保持運動習慣,都有很好的幫助;飲食方面,常吃青菜、水果,減少攝取高油脂食物、避免抽煙,控制三高發生機率,如此一來,只要避免血管惡化,出現中風、心血管疾病的機會降低,罹患失智症的機率也會減少。
同類文章
找不到東西是認知功能出狀況?專家:視野變小了
運動開始得越早收穫就越大!醫:退化是有選擇的
退化和老化大不同!專家提醒:逆轉退化該這樣做
24節氣「雨水」潮濕,皮膚過敏者當心!多吃這些深綠色蔬菜養肝
牛轉乾坤功夫拳 打下扎實新年
癌症、慢性病和失智症哪項最能補救?專家的答案可能讓你意外
想健康長壽,減脂好還是增肌好?40萬人調查揭曉
要防肌少症,只吃蛋白質根本沒效!日研究證實:加上這3種營養素才能長肌肉
擁有面對「孤獨」的能力!中年就要開始準備二件事,讓年老也能很幸福
10年偏頭痛,靠運動不藥而癒!70歲的他透露:這樣才能越活越青春
最簡單的抗老祕訣!葉金川走遍世界, 靠「登山」玩出快樂第二人生
「大寒」各種病毒活躍 多吃這類食物抵禦風寒邪氣
保守祕密傷健康?與配偶關係好壞無害健康?解讀關於健康生活的研究
天冷食補2湯品 有助增強免疫力
祛寒保暖 中醫師推薦喝2茶飲、吹風機吹5穴
人的一生總心跳數是固定的,心跳越慢壽命就會越長?
熟齡健身房為老人家重訓 他們告別拐杖冒險追夢
「冬至」後氣溫直直落 做好保暖注意心血管疾病
中年後每10年「基礎代謝率」降低2%至5%! 醫:做好這3件事就能避免中年發福
日行一萬步、地中海飲食...原來「4大胸腔內科名醫」靠這4方法清肺毒、養好肺
「大雪」陰冷潮濕,疾病好發!通氣血舒緩關節腫痛
60歲看起來像40歲!吳明珠中醫師善用8養生法,快樂度過更年期
為什麼當你超過五十歲後 該將運動視為一項「工作」?
吃得健康、每週運動6天是「成功的老化」祕訣嗎?
粗茶淡飯、挑軟的吃、三餐不定才養生?!3大錯誤飲食習慣,讓你成為衰弱而失能的銀髮族!
入冬氣溫驟降 中醫師、營養師大推這項健康食材
豆漿煮粥 補充銀髮族蛋白質
冬季養生飲食、藥膳大公開 中醫:飲食加入這東西助暖身!
賈伯斯對食物相當挑剔!為什麼健康狂熱者還是死了?
停止退化的多重災難!權威醫師教你2種方法降死亡率
猜你喜歡
保溫杯可以裝咖啡嗎? 醫:4點事項須注意!
吃燕麥減肥,一天該吃多少?專家告訴你過量下場
運動開始得越早收穫就越大!醫:退化是有選擇的
強化免疫力,維生素D怎麼補? 專家曝「3捷徑」每天都能做
如何避免過熟水煮蛋?大廚忘了說的雞蛋料理祕訣
省電燈泡用久會汞中毒?毒物專家揭真相...「1動作」超危險
空汙不只傷呼吸道 營養師:多吃這些有助降低損害
你吃的土魠魚羹是什麼魚?不同魚種價差可高達3倍
省到一條內褲穿20年的侯昌明,年過半百突想通,花百萬全家暢遊義大利!中年樂活靠4個小秘訣
魚眼清澈不代表一定新鮮?海鮮專家教3步驟挑鮮魚
影/保健食品你吃對了嗎? 高醫營養部揭3大NG行為
促進消化又能健身 陳淑麗教你2招在家就能做的瑜珈
食物掉地上3秒內撿起來仍可吃嗎?科學家幫你解惑
空汙紅色警示 中醫師:吃這3類食物抗身體發炎
愛吃半熟蛋、微帶血的肉? 小心沙門氏菌!「1動作」阻斷感染途徑
比雞腿、雞心熱量還低!你知道你吃的雞胗是什麼
提神吃什麼?營養師點名5食物:調節神經促進大腦血流
低碳減重出現落髮、抽筋副作用?專家直指2大原因
上坡好喘?調整身體姿勢、學會呼吸技巧,爬山、健行更輕鬆!
中藥藥效比西藥慢?只能養身不能治病?中醫師說分明
為何煮麵容易出現「撲鍋」現象?簡單一招可避免
每晚抬腿抬心酸?6個腹肌鍛鍊動作你可能一直做錯
要防肌少症,只吃蛋白質根本沒效!日研究證實:加上這3種營養素才能長肌肉
在體內停留時間超乎想像!專家曝咖啡因過量下場
退化和老化大不同!專家提醒:逆轉退化該這樣做
日本同步配方 全新合利他命「金」強效錠 有效改善末梢發麻
今晚我想來點… 吃優格的7大好處1次告訴你!
用「最強呼吸法」啟動身體免疫力!日醫學博士教你5分鐘「呼吸肌伸展操」,靠體內「天選肌肉」提升肺功能
24節氣「雨水」潮濕,皮膚過敏者當心!多吃這些深綠色蔬菜養肝
爆米花跟油脂竟然都在列!醫師點名:「5種由黑翻紅的食物」其實超營養
萬惡消夜會造成肥胖!餓得受不了,深夜點心如何聰明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