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養生/ 抗老養生

中暑解析/中暑、發燒大不同

【聯合報╱本報記者詹建富】

一般人感冒發燒,都有使用退燒藥的經驗;但三總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表示,對於中暑病人給予退燒藥或打退燒針,根本無濟於事,唯有採取體外快速降溫才是對策。

朱柏齡指出,中暑和因為感染症所引起的高燒,兩者的處置不同,前者是因為周遭高熱環境及脫水為因,後者則是因細菌、病毒入侵,引發體內免疫系統產生免疫反應,所產生的內源性致熱源。

朱柏齡說,中暑病人因體溫調節中樞異常,使得身體產熱與散熱失調,因此對退燒藥劑並不會有反應;必須讓病人泡在冰水中或包覆冰毯、冰袋,才能讓身體中心熱量向外散發,達到快速降溫目的。

至於感染症的退燒方法,台大醫院兒科部主治醫師李秉穎表示,像兒童呼吸道感染所引起的發燒,即使採用冰枕、溫水拭浴等物理退燒法,並不會改變內在的發炎反應。因此,只有投與退燒藥之後,當身體開始發汗的時候,這時候使用物理退燒法才有幫助。

李秉穎強調,並非是每個發燒病人都要給予退燒藥,如果體溫沒有超過攝氏38.5度,或孩子沒有特殊不舒服,就不需要積極退燒。相反的,有研究顯示,退燒藥會壓抑免疫反應,反而因此延緩疾病的康復,而且退燒藥的效果通常只有幾個小時,小孩子退燒以後又反覆發燒是經常有的事情。

李秉穎說,有的家長會擔心,如果孩子因為感染而沒有積極退燒,就會把腦子給燒壞,這是錯誤的觀念,只有像罹患腦炎、腦膜炎等疾病,才會留下神經後遺症。

感冒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