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X戰警》女星動刀4次切除雙乳續命!乳癌7大特徵,任一側乳房異樣都是警訊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養生/ 抗老養生

感冒吃中藥,好得比較慢?

感冒吃中藥,好得慢?圖/報系資料照
感冒吃中藥,好得慢?圖/報系資料照

【文、圖/選自采實文化《日日食療中醫師精心設計42道療癒身心的對症家常菜》,作者陳峙嘉】

別讓養生變傷身

一直以來,我常會不定時收到網友私訊,不外乎是詢問關於飲食或疾病的療法,但前段時間同時好幾位網友貼給我一張網路上瘋傳的「中醫義診」藥單,不少人表示在按藥方抓藥後症狀並未好轉,擔心是否抓錯藥,因此才來求助於我。坦白說,像這種不需問診把脈,只透過網路就能開的藥方,為什麼還是這麼多人敢吃呢?所謂醫療,不正是要「面對面」才能望、聞、問、切,如果這麼容易就能開藥方,醫生不就要失業了。但這個經驗也讓我發現,國人確實對於偏方帶有迷信,推薦人數越多,越多人相信。

此外,不少人以為中藥較溫和,對人體的害處小,只要聽說朋友在吃完某種秘方後突然生龍活虎,便也跟著吃,特別是許多老人家常誤信偏方,盲目購買來路不明的藥品,非常危險。現代人在不了解該藥品否適合自己的體質下,一窩蜂盲從,深怕錯過新事物心態,反而導致買不明藥品的人數有增無減。

我常說,「中藥也是藥,藥就是毒」,具有溫、熱、寒、涼等偏性,如果長期、大量吃某些特定藥物,一旦與自己的體質不合,不但無效,還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近年來,許多患者或網友常詢問的問題中,也多半與養生、調養體質、飲食等有關,因此本篇特別整理了十個我常被詢問的迷思,希望能解開大家的疑惑,矯正飲食觀念,而不再只是一味盲從,傷害了身體而不自知。

迷思/感冒吃中藥,好得慢?

答:治療速度的快慢是由身體及疾病特性決定,與中、西醫無關。

中醫認為感冒是因為外來邪氣,例如風寒、風熱等,侵襲身體而引起症狀,治療方式是將邪氣祛出體外,讓身體不再被干擾,就會開始復原。現代醫學治療感冒則較偏向症狀治療,像是止痛、退燒、止咳、化痰、止鼻水等,吃了藥之後症狀就會減輕,藥效退了症狀可能又會出現。

舉例來說,就像是家中被壞人闖空門,中醫的做法是把門打開,直接請他出去,而現代醫學則是跟在壞人後面,直接蓋住被他破壞的地方,等到對方累了,失去體力時,才把他趕出去,並開始整理家。這兩種方式沒有絕對的好壞,我常說,當因感冒而不斷流鼻水,卻又有重要的事情要完成時,當然建議先吃西藥,將鼻水止住,完成工作再說。

此外,也有很多人認為,「中醫是否偏重慢性調理,治療時間都要很長?」這也是個迷思跟誤解,治療速度的快慢是看身體狀況及疾病本身的特性,跟中醫或西醫治療沒有直接的關係,當你長期破壞身體,讓健康變很差時,怎麼可以要求醫生在很快的時間內就要將它復原呢?此時一定不少人會說,「我血壓飆高,吞一顆西藥馬上降到標準值,怎麼會不快呢?」我通常會反問對方「既然如此有效,你敢停藥嗎?你停藥後血壓還是正常嗎?」一般像是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常常都是要吃一輩子的藥,才能控制血壓或血糖,使其維持在標準值內,但是這不一定能達到治療效果,因為一旦停藥,數值可能又會飆高,如此一來,恐怕得吃一輩子的藥,還能說好得快嗎?

臨床上,我在治療這類的慢性病時,是針對身體被破壞後造成的體質偏差,將其調回至平衡的狀態,通常身體平衡了,數值就會穩定,至於體質需要多久才能達到平衡,就要看身體被破壞的程度而定了。所以,治療疾病的速度不是看中醫或西醫,而是依疾病的種類及身體的狀態而定。

迷思/蛋要少吃,避免膽固醇升高?

答:九成的膽固醇是由人體合成,與蛋的攝取並沒有絕對的關聯性。

在健檢普及化後,抽血非常方便,不少人在檢查後發現自己的膽固醇太高,被醫生告知:「膽固醇太高了,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中風,一定要少吃蛋、海鮮、肥肉及內臟等食物。」但是,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人體內百分之九十五的膽固醇是身體自行合成的,只有百分之五跟飲食有關,也就是說,吃一些被認為膽固醇含量較高的食物,並不會絕對增加體內血液中的膽固醇;反之,少吃蛋、海鮮、內臟等食物,也不會降低體內膽固醇的含量。

此外,也有研究指出,一天吃一顆蛋,反而能降低膽固醇,也就是說身體的膽固醇含量與基因、及整體的營養攝取有關,並影響膽固醇的合成與吸收,且流行病學研究也顯示,膽固醇含量與心血管疾病、中風的關聯性並非絕對,這些疾病反而和精緻澱粉及含糖飲料有關。因此,與其少吃蛋,更該戒掉的反而是甜點及飲料,才能真正降低膽固醇。

迷思/孩子年紀還小,可以喝中藥嗎?

答:當然可以,只要孩子能喝水,就能吃中藥。

這應該可算是媽媽們最常詢問我的問題了,但我覺得這個問題很矛盾,大家想想看,帶孩子去看西醫時,是否曾問過醫生「孩子年紀還小,能吃西藥嗎?」一定沒有吧!原則上只要不小心生病了,就帶去診所看病吃藥,既然連西藥都放心吃了,相對而言較溫和的中藥,為什麼反而有疑慮呢?

簡單來說,中藥大部分是藥粉或藥水,在孩子還不會吞藥粉前,藥粉可以加在水裡變成藥水,所以只要小孩會喝水,就可以吃中藥了。但是,中藥跟西藥一樣都是藥,有需要的時候吃是「治病」,不需要的時候卻仍然要吃,再好的藥都會變成毒藥。因此,只要孩子的吞嚥功能沒問題,在有需要的時候吃即可,反之,不需要時就千萬別吃,「沒病強身」的觀念是非常要不得的。

.書名:日日食療:中醫師精心設計42道療癒身心的對症家常菜
.作者:陳峙嘉
.出版社: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2017/10/26
.書名:日日食療:中醫師精心設計42道療癒身心的對症家常菜 .作者:陳峙嘉 .出版社: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2017/10/26
關於《日日食療:中醫師精心設計42道療癒身心的對症家常菜》

給身體最需要的食物,一個人到全家人的的對症家常菜

延續第一本《日日湯療》的精神,暖男中醫師陳峙嘉,帶讀者重新認識自己的「體質」,書中深入淺出說明一般人常聽到氣虛、血虛、肝主血、脾虛夾濕等,這些到底是什麼意思?以及該如何自我判斷體質?

身體不舒服,其實就是體質失去平衡了。

本書針對一般人常見的症狀,運用食物的偏性,結合食材與中藥材,設計了42道家常食療料理。當身體有點不舒服的時候,利用輕鬆能取得的食材做一道適當的料理來吃,就能讓身體回復到理想的狀態。

◆快來元氣網粉絲團按讚、分享,有機會獲得陳峙嘉中醫師新書《日日食療》!>>活動網址

體質 食療 中醫 中藥材 血虛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