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寶林茶室死亡病例驗出米酵菌酸!米酵菌酸超耐熱,清洗、煮沸殺不死!哪些食物裡有?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養生/ 聰明飲食

新飲食指南 吃全穀喝低脂奶

新版飲食指南 資料來源:衛生署提供
新版飲食指南 資料來源:衛生署提供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衛生署昨公布新版每日飲食指南,以扇形圖取代已有十多年歷史的梅花圖。新版不僅增加蔬果攝取量,減少米飯主食份量,蛋白質攝取量也變多,且以植物性蛋白質優先。

至於扇柄中單車手及車輪裡「水」的圖示,提醒民眾別忘每日運動〺分鐘,成人應喝水兩千西西。

國內飲食指南已十多年未翻新,食品藥物管理局副局長吳秀英說,新版指南是參考先進國家建議,及國人最新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制定。

美版我的餐盤 圖/取材自網站
美版我的餐盤 圖/取材自網站

比較新、舊版飲食指南,六大類食物名稱多有改變,五穀根莖類改「全穀」根莖類,奶類改「低脂乳品」,「蛋豆魚肉」順位也改為「豆魚肉蛋」,油脂類則變為「油脂與堅果種子類」。

份量上,舊版「五穀根莖類」為每日三到六碗,新版只有一點五到四碗,蛋白質類也從四份改為三到八份(一份為一兩肉,大約一個手掌大),「油脂類」本為二到三湯匙(一湯匙為十五公克),改為「油脂與堅果種子類」後,油脂則降低為三到七茶匙(一茶匙為五公克),與種子類一份。

輔大營養科學系主任曾明淑表示,國人熱量攝取普遍過高,新版指南減少米飯主食、油脂份量,增加豆魚肉蛋類攝取量,希望熱量來源以蛋白質優先,而且優先選擇豆類等植物性蛋白質。

萬芳醫院營養室副主任魏賓慧說,「全穀」包括穀物麩皮、胚芽,富含膳食纖維及維生素、礦物質,若不能餐餐吃,建議一天至少三分之一主食為全穀類,並增加蔬果份量,才能減少代謝疾病、癌症等發生。

另外,以低脂奶取代「奶類」,大幅減少油脂量,則是為了降低熱量。曾明淑建議,兩歲以上國人應選用低脂乳品,此外,國人糖分攝取過高,主要是喝太多含糖飲料,「喝水要足但避免喝飲料」。

「食物份量沒那麼重要。」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認為,相較於才剛出爐的美國飲食指南,台版指南太複雜,不如美版一目了然。

他說,「人的食量有限」,只要多吃蔬果,穀物及蛋白質攝取量自然有限,且油脂攝取量「實在難計算」,美版乾脆把油脂「拿掉」。

蛋白質 熱量 低脂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